编者按:回望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两个答案”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和广泛的有机互补性,共同筑牢党取得执政地位并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现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贺新元解读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民之眼映初心 刀刃向内砺征程
——解码“两个答案”的内在逻辑
回望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两个答案”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和广泛的有机互补性,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共同筑牢党取得执政地位并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
一、“两个答案”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
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是共同支撑起党领导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磅礴力量。这“两个答案”在生发根源上起始于党的初心使命,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历史课题上聚焦于破解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重大命题,致力于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精神气质上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自觉走好长期执政的必由之路;在政治品格上贯穿着党始终如一的忧患意识,提醒广大党员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在奋斗目标上始终坚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以人民监督激发活力,以自我革命砥砺初心,在不断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两个答案”源于党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勇于自我革命和接受人民监督是内在一致的,都源于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是党在各种严峻考验中坚如磐石、屹立不倒的根本所在,决定着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的本质统一。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一使命召唤下,党不仅要敢于自我揭短革新、保持队伍纯洁,还必须主动接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因此,这一价值导向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两个答案”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生动彰显着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始终接受人民监督充分检验着党的初心使命。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中国共产党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特殊利益,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正是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始终自觉接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身的问题和错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否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能否拒腐防变、勇于改正错误,是否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唯有在接受人民监督中才能得以验证。另一方面,只有坚守初心使命才能勇于自我革命,保证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最深层动力,来源于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展现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坚定回答,贯彻着党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政治勇气锻造自身的主动抉择。毋庸置疑,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最大底气;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只有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党才能摆脱一切特殊利益而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地与人民连在一起,涵养着自我革命的强大自觉和行动能力,实现长期执政而不褪色、兴党强国而不动摇。
(二)“两个答案”聚焦同一历史命题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社会形态不断更替、演进,各种社会形态内部也在不断上演着各个文明、各个国家、各个政权的始盛终衰、兴亡交替。为此,人类一直在不停探寻着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循环,实现长治久安。正如黄炎培曾对毛泽东同志所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这一历史命题,先后提出了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的“两个答案”,确立破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之问的一体两面。这“两个答案”正是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探索,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
第一,深刻把握人民监督在破解历史周期率命题中的关键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政权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失了人心,就必然会走向历史的终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生命联系,指明人民始终是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在赶考路上从未有一刻脱离过人民、忘记过人民,这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根本区别。西方政党是资本操纵的产物,服务于实现、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实质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这必然导致斗争无休无止、矛盾无法解决。而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利益,念兹在兹、心系人民。可以说,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且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是破解历史周期率的胜利之本。
第二,全面理解党以自我革命回应人民期待、回答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推进自我革命无疑是为了人民。党提出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并非出于外部强迫的被动回应,而是源自站稳人民立场的自觉要求,是对破解历史周期率命题的主动应答。即使这第二个答案在新时代才明确提出,但事实上,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已将自我革命作为破解历史周期率、回应人民期待的根本之道。百余年来,正是坚持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不断反思、不断纠错、不断完善,不断清除影响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障碍,党才能实现对自身的“否定之否定”,确保自身始终与人民同心同德,从而找到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新路”。
(三)“两个答案”彰显历史主动精神
历史从不等待停滞不前者,也不眷顾因循守旧者。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并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于一以贯之地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面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这一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坚定的历史自信,先后提出并践行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深刻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真正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因如此,党才能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引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走好百年大党的赶考之路,防止人亡政息。
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高度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内靠自身、外靠人民,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并践行“两个答案”,推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知一旦脱离人民、背离初心,就难逃衰败的历史逻辑。为此,党一以贯之地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主动接受人民的批评、接受其他党员的批评、进行自我批评,力求“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从延安整风运动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接续探索,使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纠错、不断净化,最终找到破解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另一方面,坚定践行“两个答案”,确保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走在时代前列。提出“两个答案”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能否坚定不移地将其贯彻到底,真正转化为伟大实践。这不仅要求我们党更为主动地接受人民监督,将人民性深刻地贯彻到治国理政实践之中,确保以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造福人民;还要求更为主动地推进自我革命,更加自觉地剖析党内存在的问题,刀刃向内割除自身毒瘤,不断回应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总之一句话,牢牢把握这种“内靠自身、外靠人民”的历史主动,正是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而风华正茂的常青之道。
(四)“两个答案”一以贯之地弘扬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这一忧患意识深刻贯穿于各个历史阶段对风险的判断、对挑战的应对以及对未来的前瞻中,成为党在长期执政中防止脱离群众、堕入腐败、陷于僵化的不竭动力。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是党增强忧患意识,保持头脑清醒而作出的主动选择,体现出党始终警惕脱离群众这一最大危险、及时防范威胁执政根基问题的高度自觉。
第一,坚信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于人民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脱离群众的倾向。回望人类历史,不乏政权因脱离人民群众而迅速衰败甚至覆灭的前车之鉴。无数历史已然昭示:人心向背决定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作为以人民为根、以人民为本的政党,力量来自人民,风险也来自与人民的离心离德。毛泽东同志指出:“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可见,我们党向来深知脱离群众是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党所提出的人民监督之路,正是对人民负责,把群众意见作为镜子照见问题,确保权力运行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这样才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第二,深知最根本的防范之道在于坚持自我革命,努力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光靠人民监督并不能彻底防范化解风险和挑战,还需要自觉推进自我革命,主动纠错改错。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以鲜明的忧患意识系统总结了自1927年以来四次失败的错误根源,强调“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这一重要认识贯穿于党推进自我革命的百余年历程,直至今日也不曾改变和动摇。越是向前推进,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坚持不懈同自身顽瘴痼疾作斗争,这样才能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五)“两个答案”锚定共同奋斗目标
一个胸怀远大理想的政党,方能洞察历史之深流、引领未来之潮向;一个坚持崇高追求的政党,才可立于风云激荡之时、行于变局交织之中。在百年大党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长期执政面临的深层次风险、挑战中,先后提出并践行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基于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党坚持外靠人民监督、内靠自我革命,把握时代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持续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种始终面向未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正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坚强保障。
从特殊性来看,“两个答案”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展开,直接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伟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切团结、奋斗、牺牲和创造,都归结为同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就是要把自己锻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只有接受人民监督、勇于自我革命,党才能有效规避执政脱离人民、陷入自我封闭的历史陷阱,确保始终立于人民之中、立于时代之前、立于复兴之路的最前沿,从而更为自信、更为坚定、更为主动地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从普遍性来看,“两个答案”根本上指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旨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正因为从一开始就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党才能深刻总结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找到破解的正确方向。也正因为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党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清醒和进取的状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不断向着共产主义迈进。置身于世界历史之中,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两个答案”,实质上已然回答了政党因何而来、为何而去、向何处去的本源问题,无疑是破解政权更迭命题、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阶段的理想路径,更是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二、“两个答案”具有广泛的有机互补性
“两个答案”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二者具有广泛的有机互补性,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又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具体而言,人民监督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外靠”驱动与重要源泉,党的自我革命则是对人民监督的“内靠”回应与主动深化。这种“外靠”与“内靠”的紧密联系绝非割裂外部与内部的简单叠加,而是“外达”与“内求”的有机统一,二者之间是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的辩证关系,这一关系有机地生长在党和人民血肉联系之中。
(一)“两个答案”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又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两个答案”的辩证关系:“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虽然“两个答案”提出的先后顺序不同,但二者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实践中。在党的赶考之路上,“两个答案”始终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这一独具特色的“外靠”与“内靠”联系,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不惧揭短亮丑、不讳疾忌医的政治勇气与历史担当,能从根本上防止人亡政息的历史宿命,确保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方面,第一个答案已然内在包含了第二个答案的核心要义。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能提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民主新路”,本身就是党主动接受监督、直面批评、反思自身的政治自觉的集中体现。人民监督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不仅是党“外靠”的一种约束力量,更蕴含着主动革新、完善自我的内在追求。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思考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郑重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其历史意义,认为这一思想“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党在提出人民监督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开始深度思考自我革命这一命题。人民监督作为主动接受监督、积极倾听意见、不断自我修正的第一个答案,为自我革命这第二个答案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土壤、明确的价值导向、初步的实践探索。
另一方面,第二个答案的提出是对第一个答案的补充完善。在总结党的百余年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经验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自我革命这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是对人民监督第一个答案的进一步丰富完善。正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具备了推进自我革命的价值基础和现实可能。党的无私性质决定了其不仅不惧怕人民监督,而且从内心欢迎人民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将人民的诉求内化为自我革新的动力源泉。更为重要的是,勇于自我革命,坚决同一切削弱先进性、侵蚀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净化政治生态,防止权力失控、组织变质、干部腐化,从而回应好人民的期盼、满足人民的需要。这种“不留死角”的自我革命,是党在赶考路上的接续探索,是党对第一个答案回应的深化。事实上,自党成立之日起,“两个答案”就始终相伴相随、从未分开,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确保党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为此,只有把“两个答案”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回答好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深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