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报业网-江苏经济报
本报讯 6月2日清晨,刚到上班时间,宝胜集团负责人就匆匆忙忙赶到宝应法院,请求法院立即采取强制措施,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
原来,几天前该企业向甘肃省某企业供应一批价值数百万元的电缆,并委托涟水县某联运公司的车辆运输。车辆行进到甘肃陇南地区时,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翻下山崖,造成一死一伤,宝胜托运的电缆也受到了损坏。为保证供货质量,宝胜集团要求运输公司立即将电缆运回宝应,由宝胜集团对电缆进行检修并补货后重新发货。就在运输公司重新组织车辆准备将电缆运回宝应时,得知消息的死者家属提出搭车回家。6月2日凌晨,车辆行驶至河南洛阳境内时,死者家属向驾驶员提出将电缆运至死者家乡淮安市楚州区。此时,死者家属已经安排亲属在返回途中对车辆进行拦截。原来,死者家属搭车回家是假,真正目的是想扣押车辆及车上的电缆,以此向运输公司索赔。如果电缆被拉到楚州,矛盾可能会复杂化,宝胜的利益极有可能遭受严重损害。
案情就是任务,分管副院长陶健立即要求立案庭组织精干力量,务必将电缆执行至宝应境内,保证电缆的安全,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立案庭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宝胜集团代理人向法院申请立案后,从案件受理、审查、法律文书制作到强制措施的审批,整个过程仅用了半个小时。
上午11点,立案庭承办法官在执行人员和法警的配合下赶往淮安。中午12点40分,京沪高速淮安西出口处,在淮安高速交警的配合下,拖着电缆的车辆从高速公路上被拦截下来。经过法官们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慑于法律的威严,死者家属很快便交出电缆。下午2点,在警车的护送下,拖着电缆的车辆缓缓驶进了宝胜集团的货场。(于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