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佘俊臣在全县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6530 

佘俊臣同志

在全县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新春伊始,建筑大军即将奔赴四方。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建筑业发展大会,既是一次总结表彰会,又是一次誓师动员会。刚才,张利同志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建筑业发展的成就,客观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都表示赞成,希望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表彰了一批全县建筑业优秀企业。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四套班子,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常年征战在外的宝应“建筑人”表示亲切的慰问!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宝应建筑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根据会议安排,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建筑业发展形势

我们讲“形势”,这个词主要有两个概念组成,一个是“形”,一个是“势”。“形”就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现状,“势”就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我们既要把握好建筑业发展是什么样的现状,也要把握建筑业发展是什么样的趋势。

“形”的角度来讲,建筑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基本产业。从支柱产业来分析,建筑业贡献比较大,2017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2亿元、增加值120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到8%,建筑业全口径入库税收占全县税收的9.8%,全县纳税过千万元以上企业9家。从富民产业来分析,2017年建筑业吸纳11万多人就业,其中,本地农民工约7万人,我县建筑工人均年收入约6万元。从基本产业来分析,建筑业带动力非常强,产业的关联度相当高,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势”的角度来讲,做任何工作,要把大势把握住。一个行业,乃至一个企业,如果不把大势把握住,可能就走入发展的死胡同。所以说,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个“势”,才能知道今后的发展方向。过去建筑业的一个代名词是瓦刀,有一个说法,“金瓦刀”是扬州的“第四把刀”。现在,建筑业已经基本不用瓦刀。未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在建筑行业的一些传统概念和模式都将被颠覆。但是不管“势”怎么变,建筑业的核心功能是不会变的,它只是换了一个形式而存在。对于建筑业来说,至少要把握四个趋势:一是一体化的趋势。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正在成为国际通行做法。二是工业化的趋势。部品部件生产工厂化、建造施工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正在引领现代建筑业发展。三是绿色化的趋势。建筑领域的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都是未来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四是规范化的趋势。无论是质量管理还是安全管理,底线标准都越来越高,法治理念和契约精神愈发彰显。对于这些趋势,相信不少建筑企业已经感同身受。

在四个趋势之外,我们还面临两个机遇。一是战略机遇。从建筑业的大势来讲,现在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支持,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乡村振兴战略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群众对城市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倒逼城市旧城改造和提高城市运营效益,对建筑业来讲拓宽了更多领域。二是政策机遇。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意见和政策,助推建筑业优化升级,帮助建筑企业走出低谷。省政府“建筑业20条”,解决了广大建筑业企业长期呼吁但一直没有破解的矛盾和问题。这些,对于未来建筑业发展都是利好,大家一定要把握机遇,充满信心,加快发展。

二、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

在把握建筑业发展形势和肯定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县建筑业发展的不足之处。一是规模还不够大。全省前100强建筑企业,宝应只有一家,规模体量较大的大企业大集团还很少。二是竞争力还不够强。从企业资质来谈,我县建筑业资质与周边地区相比,没有领先的优势,与建筑业发达的南通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从工程品质来谈,我县在工程获批“鲁班奖”上仍未有突破,工程获批“国优奖”还不够多;从工程技术来谈,对于智能化、绿色化建筑、高层建筑,我县建筑企业参与的不多。三是产业链还不够长。对照省委、省政府最新政策,一方面鼓励建筑企业向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变;一方面鼓励建筑企业向交通、水利、市政园林、道路桥梁等方向发展,在这两个方面,我县建筑企业做的还不够好,没有跟得上新形势发展的步子。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如何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我想从这样四个角度出发。

一要强龙头。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今后建筑企业的发展,可能更多的会集中在大企业尤其是具有垄断性质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发展越来越通畅,流通成本越来越小,整个区域市场、企业活动半径变得越来越大,导致中小建筑企业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被压缩。因此,做强我县龙头企业,既要看企业的规模,更要看企业的质态;既要看企业施工数量,更要看企业施工质量。如何做强龙头企业,今后在政策导向、激励导向、表彰导向方面,要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体现做大做强的要求。要引导龙头企业特别是我县的特级和一级资质企业,晋升资质、做强业绩、做优品质,加快向上下游延伸,做长做全产业链,促使企业实施联动发展战略,通过重组和联合等形式,逐步向集投资、建设一体化和设计、施工、管理、科研一体化的“城市运营商”方向发展。

二要壮实力。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不变法则,对建筑企业而言,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增强核心竞争力关键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在装备投入上下功夫。结合重点市场、重点工程建设,加大资源要素投入力度,提升建筑施工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快建立研发中心,加强工法、专利等科研成果研发和申报力度,加快在前沿领域、核心环节、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同时,要加大人才培育,真正把人才当做企业发展第一要素和重要推动力。在抱团合作上下功夫。克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维,不能单打独斗、各走各的路、各吹各的号,必须通力合作,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抱团出海,赢得自身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壮大。

三要拓市场。“市场为王”,抢占市场是建筑业的立身之本。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流动成本越来越低,企业走出去成本也在降低。要加大宝应建筑企业和品牌的整体宣传推介力度,集聚主要力量,集中优势兵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传统优势市场份额。要深耕本土市场,就是要拿出过硬的品质工程,做好新城体育公园和新人民医院等重点工程;守住传统市场,就是要守住陕西、山西、河北等传统建筑市场;抢占新兴市场,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都有相当大的空间。

四要防风险。建筑企业是政府工作当中一直比较关注的风险比较高的领域。这个领域,要么不出事,出事则是大事。由于企业传统的资金链风险的存在,各建筑业企业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提升应对能力。要着力防范市场风险,坚持“稳”字当头、稳健经营、稳步发展,不论到哪个地方承接建筑工程,事先都要认真分析这个城市的建筑业市场形势,认真分析承接工程的建设单位。同时,防范风险关键还要靠管理,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规范挂靠、分包等情况。各相关部门要立足职能、发挥优势,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法律顾问体系,适时组织企业培训,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切实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三、营造建筑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建筑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优化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环境。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站位,增强大局意识,积极主动地把建筑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落实责任,传递压力,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程度,规划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拿出一些政府项目,作为装配式示范工程,积极引导建筑企业向装配式建筑领域迈进。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在原来发展基础之上,结合省市相关文件,抓好政策落地,不折不扣落实上级政策。县建管局作为牵头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的导向。各有关部门要在源头上开展服务,如项目规划、土地出让等方面加大引导,切实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三是提升服务管理。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进一步强化调研、创新思路,主动服务、加强指导,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实在在解决建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同心协力营造有利于建筑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寓监管于服务中,深入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工程质量治理行动,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健全完善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监管、保障等管控制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今天宝应二级资质以上的建筑企业都来了。最后,我借此机会与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交流几点想法。应该说,在座各位企业家是全县建筑行业的骨干、建筑业发展的核心。一是宝应建筑业发展,过去和现在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靠你们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靠双手拼搏而来的。同时,宝应建筑业是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建筑业为“四个宝应”建设发挥更大作用还要靠你们的继续努力和奋斗。二是对照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趋势,我们仍有差距,我县竞争力强的、好的企业还是比较少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对各位企业家抱有非常强烈的期待,希望更多的企业成长起来,有更多的企业家走到前台。三是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希望在座各位一定要切实保证农民工工资支付,做好保障农民权益的典范。同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外承接的每一个工程,既代表企业的形象,更代表宝应建筑的口碑,我们要共同打响擦亮宝应建筑业品牌。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