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扬子晚报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在宝应收13名入室弟子\n
发布时间:2016-04-13   来源:[db:作者]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081 











 

扬子晚报网4月9日讯(通讯员 徐斌 徐晓勤 刘延龙 记者 陈咏)7日至9日,宝应举行中国•宝应乱针绣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10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文艺界人士以及业内专家教授齐聚宝应,就乱针绣的“发展与创新”交流研讨,寻找乱针绣发展的方向。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省人社厅、省经信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活动。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创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乱针绣,繁荣并成熟于宝应,到目前该县已拥有刺绣企业数十家,绣娘6000余人。活动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当场收下13名“入室弟子”,这13人也是吕存大师在宝应的第一批弟子。  

乱针绣创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丹阳正则绣,后因貌似乱针,被称之为乱针绣。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乱针绣技法传入宝应。乱针绣是艺人以针代笔,以色丝为丹青,把传统刺绣“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绣法,变革成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的技法。乱针绣的出现,是对我国几千年传统刺绣的重大突破,是将西洋绘画与中国刺绣融为一体的创举,因其绣法自成一格,被誉为继苏绣、蜀绣、湘绣、粤绣这“中国四大名绣”之后的第五大名绣。

乱针绣发展于宝应,繁荣于宝应,成熟于宝应,该县现有刺绣企业数十家,绣娘6000余人,年创销售额过亿元。而当地的乱针绣人才更是不断涌现,被评为省大师和市大师的有20余人,中级工艺美术师有40余人。其中的佼佼者朱军成是研究员级的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乱针绣传承人、江苏省有特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他为代表的乱针绣作品在国家级工艺品评比大赛中也屡屡夺冠,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第16届“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展评中,宝应刺绣团队取得了“2金6银3铜10优秀”的好成绩。

此次高峰论坛上,省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元对乱针绣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演讲。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焦宝林、金文、赵红育,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姚慧芬、吴晓平,杭绣大师金家虹等到场,围绕乱针绣该如何发展与创新、宝应乱针绣的创作该如何结合地域特色创作出精品力作以满足市场需求等话题作了交流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论坛还举行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正则绣(宝应)传习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工作室”揭牌仪式,13名入室弟子按照传统的敬茶拜师礼节,正式拜吕存大师为师。记者了解到,吕存,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的嫡孙,为“正则绣”的第三代传人。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表彰吕存在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创作方面的卓著成绩,授予他江苏省唯一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此前,经吕存大师同意,通过全县企业推荐、个人申报和宝应县朱军成名师工作室严格筛选,最后确定13名优秀从业人员作为吕存大师在宝应的第一批入室弟子。吕存表示,天下乱针出宝应,自己将全身心支持宝应乱针绣产业的发展。在宝应成立正则绣传习所,就是要让正则绣在宝应发展壮大,培养出一批正则绣人才,使宝应的正则绣作品更具有文化内涵、艺术气息和人文精神。


  上一篇: 新华日报:宝胜,以创新传承工匠精神\\n
  下一篇: 新华社:宝应“渔光互补”塘里养鱼 塘上发电\\n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