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鸟瞰和美乡村新画卷 | 杨蒋村:红映杨蒋 绿绘田园
发布时间:2025-07-16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0 

宝应县小官庄镇杨蒋村是一个以烈士之名命名的村庄。近年来,杨蒋以红绿为笔绘就了一幅特色田园乡村新画卷。今天的《鸟瞰和美乡村新画卷》专栏,我们就用航拍镜头带您一起飞越杨蒋,感受和美乡村建设在宝应大地的生动实践。

走进小官庄镇杨蒋村,一幅"红绿相映"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个以抗战烈士杨玉祥、蒋德才命名的红色村庄,如今生机勃勃。  

老村部经改造,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在刘家堡一带肆虐,苏中军区武工队队长杨玉祥、副队长蒋德才率11人敢死队奋勇出击,歼敌20余人、解救60多名群众,最终壮烈牺牲。当时,这两位烈士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给人民群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为了永久纪念他们,中共宝应县县委将原柳沟乡更名为杨蒋乡(后为杨蒋村)。如今,这座以烈士之名传承的村庄,正以红色精神驱动乡村振兴。这里也是产业孵化基地,乡村振兴产业馆记录着杨蒋村玻璃产业的发展。玻璃吹制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意设计与现代产业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透明璀璨的活力。透过杨蒋记忆墙,从农耕岁月到玻璃之乡的转型轨迹清晰可见。  

漫步在杨蒋大道,道路宽阔整洁。整齐排列的路灯上悬挂着鲜艳的中国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道路两侧的党建展牌上,"托起中国梦"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展现了村民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已形成"田成方、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沿着杨蒋大道继续前行,崭新的农桥横跨在清澈的河面上,连接着村庄的东西两岸。道路两侧的彩绘墙,生动地讲述着农耕文化的故事。村民休闲健身广场绿树成荫,造型别致的休息凉亭点缀其间,为村民们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空间。配套完善的公共厕所和停车场,既便利了村民生活,也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品质。

放眼远眺,一条条生态廊道如玉带环绕,清澈的河水中倒映着两岸的景观树,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生态图景。微风拂过,树影婆娑,为炎炎夏日带来丝丝清凉。

来到占地1200亩的丰瑞园智慧农业产业园,连栋钢架大棚如银色波浪般铺展,大棚里时令蔬菜青翠欲滴。不远处的智慧农旅展示馆,集科技示范、农事体验于一体,既保留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成为传承农耕文明、体验农事乐趣的重要场所。

小官庄镇杨蒋村党支部书记李导云:下一步工作计划,主要是发展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绿化美化,营造宜居美丽乡村,持续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开展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舒适感、幸福感。

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产业发展的突破,从文化氛围的营造到人居环境的提升,杨蒋村的每个角落都展现着和美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这里既有现代生活的便利,又有田园乡村的韵味,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刘延龙 郝达玲 通讯员 姚从彬 颜学兵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上一篇: 没有了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