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致敬最美劳动者。在江苏远扬科技集团的生产车间里,有这样一位“钢铁医生”,他手持检测仪器为每一件管件“把脉问诊”,用年复一年的坚守诠释“工匠精神”。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镜头,认识这位每天与钢铁对话的质检员——孙勇。
今年49岁的孙勇在远扬科技集团从事管件检测工作十二年了。每天他就像一位执着的“猎人”,测量各类管件产品的硬度、口径、壁厚、结构尺寸,寻找它们身上的缺陷。上千次的弯腰、测量、记录,让他的工作服总比其他同事多出几道褶皱。
江苏远扬科技集团质检员孙勇:每天要检测1000多个。要保证每一个产品都要合格,针对不同的客户,他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都要记住。
这些看似简单的测量动作的背后,是超越国家标准的严苛内控。当多数人还在熟记现行规范时,孙勇早已把标准参数刻进肌肉记忆。
孙勇:虽然我们经验有了,但是国家标准是不断推出新的,也要跟着新的国家标准的。我们的内控标准要比国家标准高出一倍多。
在孙勇身上,除了常用的尺子、检测仪器外,他还给自己配备了一个手电筒,这是工作多年总结出来的小经验。像这样的大型管件内壁,因为受操作空间等限制,工人们在生产工艺覆盖上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孙勇用手电光一照,一些小缺陷就会显现出来。
孙勇:因为眼睛看我们看不清楚,但是光线一照缺陷就出来了,预防有裂纹什么的。
找到隐蔽点,孙勇立马用粉笔给工人们画出一个提示圈,方便整改。
当年轻质检员们开始依赖智能设备,孙勇依然坚持“人机双检”。他常说仪器会倦怠,但匠心永不眠。这种执着也在感染着新一代质检员。现在,孙勇除了正常的检测工作外,还要承担厂里的“传帮带”任务。
江苏远扬科技集团质检员任静:师父为人比较随和,但是工作还是比较严谨的。他把他懂的东西,全部都交给我。检测有一点的误差的话要重来,就是非常的严谨。
工作十多年,孙勇最大的骄傲就是经手三百多万件管件,心里从没有过“马虎”两个字。
孙勇:虽然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我还是觉得没有意义的,绝不让一件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
记者:苗培欣 谢国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