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宝应博物馆有一个清代瓷盘,很贵重!
发布时间:2023-02-09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2437 

在中国瓷器绘画中,青花山水瓷画是一颗耀眼的明珠,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涵来看,它与中国水墨山水画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折射出中国水墨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并且以其独特技法和艺术效果,享有“瓷上国画”的美誉。宝应博物馆内藏有一件瓷器绘画宝贝——清代青花山水瓷盘。

这件馆藏清代青花山水瓷盘,口径36.8厘米,底径20.2厘米,高5.8厘米。釉面润泽青莹,胎质干爽细致,青花发色沉稳。淡青色釉面上绘制一幅青花山水图,远处的山峦叠嶂、近处的小桥流水和中间的水榭亭台、苍翠树木,景物错落有致。整体构图巧妙,层次分明,风雅疏朗,意境深远。

宝应博物馆展览部工作人员刁飞说:青花山水纹饰其实最早出现于元代。这个时期,青花人物和花鸟已达到非常高的艺术水平,而青花山水却刚刚萌芽,大多数情况下被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直到明代晚期,文人山水画正统地位的确立,促使文人青花山水瓷画兴起。清代,文人青花山水瓷画更为兴盛,描绘更精致,技法更纯熟,甚至一些文人画家直接参与了青花瓷画的创作,使得这一时期的青花山水瓷画进入发展高峰。

纯粹的山水总给人以空旷之感,古人在艺术创作中往往辅以人物进行装饰,这些人物往往简化抽象,独具神韵,通过对比,反衬出山川大河的雄伟,也为空旷的山水加入了人文气息,更具观赏性。这件清代青花山水瓷盘,以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文人的隐逸生活。画面上群山环绕,溪流绕岸,松林流水,颇具神韵。三位文人雅士信步于小桥,陶醉在林泉山色中,给画面添上一抹生动。仔细观赏品读,如置身画里,流连在这虚无恬淡之境中久久不愿回神。

刁飞介绍:为了表现出画面的明暗和层次感,作者根据圆形瓷盘的特点,将远处的山峦叠嶂,近处的小桥流水和中间的水榭亭台、苍翠树木进行巧妙构图,景物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疏密得当。并且注重青花浓淡间的变化,将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应用到瓷器上,利用“分水法”将青花料水分为“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个层次进行绘画,仅仅用一种颜色就表现出丰富的内容,通过浓淡差异渲染了景物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如同宣纸上的水墨画一般。

宝应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青花山水瓷盘不仅体现了古人超凡脱俗的雅趣生活,也展现出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以及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苗培欣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