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射阳湖镇戴堡村,谈起王步后,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个大好人。他在村民心中评价如此高,皆是因为他一心助人。
今年64岁的王步后,家里有一块大空地。去年,有一个老板想租赁,用来改为拖鞋加工厂。“如果在村里办了厂,不光你自己有了收益,也带动了村里其他人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老板这样劝王步后。尽管诱惑很大,但是王步后思前想后,还是先了解拖鞋厂的所有情况,并汇报给了村支书,因为在他看来,建厂这是利民的大事,但还是要由政府决定比较稳妥。
该镇领导得知后,立即派村干部与该老板联系并多次探访该老板,了解工厂后续计划情况。在走访过程中,村干部发现该工厂实施计划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还会对村庄环境造成污染。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村干部立即报告镇领导,便去找王步后协商。王步后得知相关情况,断然拒绝了加工厂老板。家人知道后,十分不理解,觉得他傻,有钱不挣。“虽然可以增加收入,但我不能因为自己,而给村里带来污染和安全隐患。”王步后严肃地说。
地闲置了,该怎么利用好呢?王步后思前想后。他发现,近年来,村里的粮食产量年年创新高,本来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是因为产量高,价格被压得很低,很多村民不愿低价出售,长期存放在的粮食会出现霉变等问题。“那我何不建一个粮食加工厂。”说干就干,王步后立即联系厂家购买设备,“建了加工厂,平时可以帮村民加工口粮,也可以收购村民堆积的存粮,然后加工成各类粮食产品,这样既能解决村民粮食销售问题,又不污染环境,稻壳加工成糟糠还可以饲养家禽。”王步后如是说。
“我们现在都不出去打工了,就在王步后这边做事,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家庭。”正在忙着粮食加工的村民告诉记者。自从王步后粮食加工厂开业后,不光解决了村民口粮加工和存粮难题,还带动了村民就业,极大地增加了部分村民的收入,使他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记者 胡娟 通讯员 朱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