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住宅小区、4.5万人口、400名党员和志愿者、宣传车200多车次、横幅200多条、一封信、通告及告知书20000多份……在开发区七里村的疫情防控记载簿上,这样的数字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落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疫情爆发初期,村支部书记钱玉云第一时间带领村干部开展“地毯式”摸排,对排查出的278户831人实行居家隔离。一时间,隔离家庭的不理解、抱怨、谩骂、甚至威胁的情绪爆发了。隔离期间,钱玉云经常与隔离人员电话聊天、微信询问他们的体温、饮食等生活情况,让隔离家庭人员内心的“疙瘩”一点点化解。家住华美达小区的侯先生说:“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场大雪,我的孩子想吃饺子,本以为工作人员会按要求买来食材。当我和孩子打开饭盒,看到热腾腾的水饺时,我真的被感动了。事后才知道,那是钱支书让他的爱人为我们包的……”
隔离的“硬骨头”刚刚啃完,又一项指令,要求对全村4.5万人口,13个商住楼盘和2个住宅小区进行卡口设置。通过仔细排查,对全村8个路口进行封路。接到指令的当晚,村委会议一直开到凌晨2时许。随后,钱玉云还和村干部连夜进行封路和设置卡口,忙完工作,天已经蒙蒙亮了。而曙光小区作为全村重要的卡口,有住户1650户,卡口每天进出人员2000多人,管控压力大、任务重。在钱玉云的带领下,村干部实行24小时轮班制值班值守,有效杜绝了“行走的传染源”。
七里村的广大党员干部累的时候就靠在沙发上休息一会,饿的时候一碗泡面解决一顿饭。正是七里村的无数党员干部以数据为针,以服务为线,用一个个真实的数据和一次次贴心的服务,穿针引线,织密了全村防疫的“安全网”。(记者 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