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顾立仁:管好“凡人小事” 赢得村民信赖
发布时间:2019-09-04   来源:宝应日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961 

在柳堡镇廷柏村有位爱管凡人小事的村支书,他就是顾立仁。他常说:“小洞不堵,大洞吃亏。群众的事,哪怕是芝麻绿豆点大的事,也得用心处理好。”

顾立仁曾当过兵,他担任村支部书记3年来,大力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大搞土地流转复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使该村经济有了跨越式发展,村级积累创收200多万元,村民生活富足,顾立仁的工作实绩得到了全村上下认可。这位爱民“当家人”,还兼任村网格长,有爱管“凡人小事”的习惯,使众多民生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

扶贫路上一个不丢。该村新民组周某家境贫寒,一家3口守着几亩田,10多年来靠低保过日子,顾立仁上门巡查走访,了解情况后,决定帮助周某脱贫。40多岁的周某老实无手艺,妻子有伤残。顾立仁开动脑筋,主动一早一晚上门做通了思想工作,帮助周某找到了瓦工、水电工的工作;介绍其妻子在镇上福利企业上班,去年周某家纯收入6万元。去年底,周某主动向村里申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调解一纠纷,“救”活一家子。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新沟组李某一家6口人,仅靠家里的6亩多责任田过日子,没有其他的收入,生活较为拮据,家庭成员之间矛盾频发,闹得邻居也不安宁。“一日吵架三日穷”,顾立仁针对李某家的特殊情况,分别找其家庭成员谈心沟通,鼓励和建议他家将农田交给承包大户种植,每年固定拿农田承包费,将家庭劳动力解放出来。起初李某不同意,在顾立仁反复劝说,并帮他联系好了打工单位的情况下,才勉强答应。顾立仁还帮李某的父亲找了工作。一年过去,李某从常州回乡,主动登门致谢,他兴奋地告诉顾立仁,现在一家人收入稳定,家庭和睦,还准备在城区买新房。

又建新十字桥。顾立仁在走访中,发现许多村民对村里的十字桥颇有微词,顾立仁将群众的“心意”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他暗下决心,将打造优美环境的计划提上日程。廷柏十字桥是“大跃进”时代建造的,是全宝应境内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拱形十字桥,曾经解决了“东不通、西不通、中间有个窟窿”的农业生产的难题。在顾立仁的牵头下,村里请有关专家进行设计,投资10万元在十字桥原貌上进行翻新改造,并扩宽四向硬质化水泥道路。如今十字桥傲然挺立在廷柏村生产河上。廷柏十字桥南通安大公路和西夏公路、北通柳堡集镇,桥附近已吸引4家民企入驻。打铁趁热,廷柏村以打造十字桥为抓手,在创建环境优美乡村过程中,结合土地复垦、流转,对农村的危房、家沟河塘、坟地等进行改造,大刀阔斧兴建村组农路,补植风景树,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袁启新 任婷·​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