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为借钱母子起纷争 帮倒忙舅舅认错误
发布时间:2019-07-29   来源:宝应日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797 

家住城区的孙某,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一直和长子朱某生活在一起。最近,为了要不要拿钱出来,给孙子买房的事。母子二人起了矛盾,孙某反复陈说手头没钱;朱某则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孙某要钱。母子俩关系越闹越僵,到了顶真碰硬的地步。失去耐心的朱某,甚至放出话来:“妈,你也别住这屋里了,自个搬东西走吧。”

清官难断家务事,遇上类似矛盾,或许找人说合一下,和和稀泥,更容易化干戈为玉帛。别无长计的孙某也想到了这一点,可她却搬错了救兵。孙某跑回娘家,喊来弟弟,也就是朱某的舅舅。对方是个易冲动的急脾气,在听孙某说了原委后,直接上门将朱某给打了,这一折腾,事情倒闹大了。

当地调委会就此介入。在调解员的努力下,打与被打,借与不借的三方坐到了一块,尝试着展开协调。本来闹得不可开交的问题,被条分缕析,一点点地导入了协商解决的轨道。在此过程中,调解员坚持辩证施治原则。面对身为人子的朱某,从同理心出发,循循善诱地开导其正确对待家庭关系;对于孙某,则侧重于宽容心教育,规劝她要体谅儿孙的不易;对于出手打人的舅舅,主要是通过人情事理劝谕,针对其表现出的家长作风,提出了不客气的批评。

恰到好处的引导,春风化雨的沟通,赢得了多方信赖。有的放矢地指正不足,也让彼此的心结为之打开。先是朱某舅舅带头转变态度,为一时的冲动之举进行道歉,并表示今后会注意克制,坚持按规矩办事。接着,孙某和朱某也分别进行了自我批评,就一些不合适的做法认领了责任。

和解协议就此顺利签字。在按上红手印后,朱某特地向调解员致谢。他承诺将汲取教训,今后多考虑老年人的想法,心平气和地推动解决家庭经济上面临的问题。

(县调处中心)​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