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盾、找大斌”已成为柳堡镇王通河村网格内群众中的口头禅,身为“双带型”年轻村干部高文斌,自去年担任王通河村网格员以来,一心扑在网格服务上,通过“一日双访”,摸清了网格内原7个村民小组400户村民的衣食住行基本情况。他日常走访处理小矛盾、小纠纷、小隐患、小事故、小诉求200余件,特别在网格内困难对象帮扶上,倾心尽力,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传承了新“柳堡故事”。
“扶贫助学是应该做的”
去年,单亲孩子茆小平(化名)考上了大学。他的父亲10多年前因病去世,一直和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家庭压力让这个少年变得沉默寡言。然而祸不单行,在他收到录取通知书全家正为他的学费发愁时,爷爷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在这个家庭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网格员高文斌主动上门,宽慰茆小平,鼓励他树立生活信心,并慷慨解囊。考虑到自己一个人力薄,高文斌主动联系精工绝缘材料公司负责人,该公司负责人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承诺在茆小平大学四年期间,每年给予4000元资助。高文斌了解到他家符合草危房改造条件,积极为他家申请了改造计划,今年春节后全家住进了新房,茆小平感激地对高文斌说:“我一定好好努力学习,决不辜负叔叔和好心人的期望。”
“她家有困难,到我厂里上班”
今年初,在一次网格走访中,偶然得知村民李玉清检查出患了早期肝癌,这一噩耗打碎了一个三口之家的幸福梦。家里一下没了顶梁柱,一家人痛不欲生。高文斌主动找到李玉清的亲戚商量,一方面告诉他们,自己将负责他儿子上学的费用;另一方面,要求他们劝李玉清去大医院做一次全面的检查,不放过一丝生的希望。在众亲友帮忙和劝说下,李玉清去南京大医院进行确诊,现在治疗有望,病情基本稳定,但需要长期服药,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为解决他家基本生活,高文斌四处活动,积极争取,先后从村里和镇民政部门争取了4000元大病救助。考虑以后他家的生活,高文斌在附近工业园区为他妻子找工作,由于他妻子是外地人,没文化,语言上难沟通,没有一家工厂愿意接收。最后,高文斌说服了妻子,将她安排在自家厂里做勤杂工,每月1500多元的报酬贴补家用。
“我每月贴补他100元”
高文斌在网格走访中得知邻组70多岁的朱某(化名),独自一人生活,无稳定收入,也不符合五保和低保条件。他的老伴去世多年,领养的女儿因与他有隔阂,出嫁后多年未曾联系。朱某希望村里能帮忙找到女儿,要女儿每个月给500元的生活费。高文斌站出来,去常州帮他找女儿。在常州多方打听,终于与他女儿取得了联系。通过耐心攀谈才知道,他女儿离异后打短工,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压力也很大,她患有非良性乳腺癌,已做过一次手术,正在努力挣钱做第二次手术。得知这些情况后,高文斌委婉地表示儿女有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一番交流后,朱某的女儿承诺每个月给养父300元生活费。带着这个不尽完美的结果,村支部一班人坐下来商量怎么办?后来高文斌去做朱某思想工作,告诉他女儿的实情,他同意退一步,要求每个月给400元的生活费。还是相差的100元,思前想后,高文斌就把这事揽了下来,自己每个月贴补100元,并瞒着双方不让知道,才完美地处理好这件事。
·袁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