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小官庄: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一人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宝应县融媒体中心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929 

62岁的张国富是小官庄镇范沟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家境贫困的他一直未婚,靠打零工维持生计。2014年,村里介绍张国富到离家不远的扬州宝成特种玻璃材料有限公司上班,每月2500元的工资,让他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我现在在厂里上班,比以前打零工收入稳定多了,日子也是越过越好,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对于党和政府的帮扶,李国富心里充满感恩。

“通过精准实施‘三保五助’政策,截至目前,我村40个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已全部实现脱贫。”范沟村委派会计谢玉清向记者介绍。

小官庄镇现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336户585人,为尽快帮助他们脱贫,该镇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套帮扶措施。

“卖苹果、橘子、香蕉、瓜子、花生、芝麻饼……”距离范沟村5公里之外的王圩村,该村赖南组村民倪学义正像往常一样沿村叫卖水果、干果。虽然天气寒冷,但为了卖出更多的货,他只能咬紧牙关,向更远的村组驶去。

倪学义今年73岁,家里5口人,妻子患有红斑狼疮,常年需要服药,儿子智力低下,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几年前,儿媳的离家出走,更是让这个不堪一击的家庭再次受到了打击。“当时真的觉得没有希望了,日子没法过了!”忆起这些,这位七旬老人忍不住红了眼眶。

针对倪学义家的情况,除了落实“三保五助”扶贫政策和走访慰问外,村里的干部还多次上门,鼓励其做点小生意改善家庭生活。经过几番考虑,2015年11月,倪学义拿出家中仅有的3000余元,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从批发市场购进苹果、香蕉、橘子等,做起了沿村叫卖水果的生意。揣着第一天卖水果所得的120元,倪学义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尝到甜头后,倪学义越干越起劲,又接连购进瓜子、花生、芝麻饼、京果等干果、点心,售卖范围也从本村附近扩大到全镇、邻镇,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腰包也一天比一天鼓。经过几年的努力,去年,倪学义成功摘掉了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帽子”。“我现在做点小生意,一年能挣个3万块,说话都有底气了。以后我还会一直干下去,一直干到我干不动为止。”倪学义坚定地说。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小官庄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已全部脱贫,脱贫率100%。“下一步,我们将对有返贫风险的农户进行早预警、早谋划,确保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户都不能少。”小官庄镇农经助理孙香彪说。(孙小雪)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