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这是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做好百姓就业这篇文章。”县委县政府通过政策拉动、帮扶推动、创业带动、平台促动等措施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就业就是民生工程,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截至目前,我县明确低收入家庭子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五类人员政策扶持措施,重点扶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民营企业家、贫困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等群体实现创业就业,2018年全年采集就业岗位3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1997人,同比增长36.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8%,真正地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劳有所得,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就是民心工程,是老百姓的饭碗问题,饭碗解决不好,社会就会滋生不稳定因素。客观地说,在当前多元化就业形势下,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并不难,但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则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亟待解决的命题。为此,我县提出的以下几项措施可谓都是“干货”:一是积极完善就业优惠政策,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出台了《宝应县落实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宝应县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相关政策》《关于做好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技能工作的通知》等政策;二是推进“订单式”技能培训,采取“1+N”培训形式深入推进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各类技能人才3240名,发放职业培训补贴341万元;三是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创业富民进镇入村“六送”,积极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营造创业就业新环境。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升了劳动者素质,提供了多渠道就业创业,解决了结构性就业矛盾。
就业就是根基工程,一头连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饭碗”端稳了,日子才能安定、踏实、有奔头;就业稳住了,发展才能从容、坚定、有底气。去年以来,我县一系列稳增长、稳就业措施相继落地,已经证明了应对有效。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加强,既能为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才供给,也有利于“人尽其才、人有其岗”。大规模减税降费,让企业“轻装上阵”,极大增强了吸纳就业能力。加大税收、融资、用地等方面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更多劳动者通过创新创业创造实现就业。利用政策工具以稳定增长、增加投资、拉动就业,采取援企稳岗、增加公益性岗位供给、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措施都牢牢守住就业基本面,让就业创业者的“饭碗”端得更稳。
人因就业而自立于社会,更为自尊,更加自信;社会因人乐业而和谐安定,繁荣发展。就业问题对各级政府都是头等大事,要始终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完善政府、工会、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努力让就业者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县委党校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