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引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人才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我县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昨天,我县举办2019年“烟花三月”节宝应县“科技、人才与产业融合”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县领导佘俊臣、顾锡芳、杜晓钟等出席活动。
县委副书记、县长佘俊臣在致辞中介绍说,我县区位优势明显、平台优势突出,产业优势坚实,已形成新型电力装备、电子信息、轻纺及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有机食品及大健康和文化创意八大产业体系,是国家级光伏应用领跑者示范基地、全国输变电装备产业制造基地、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现有规模企业近500家、亿元企业70多家。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亿元,规模工业产值114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720亿元。
佘俊臣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动力源,创新是第一驱动力。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开创未来的战略举措,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深度拓展与江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学等数十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近三年建立校企联盟20多个、实施校企联合项目100多项、转移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0多项。目前,全县拥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省高新技术培育入库企业63家、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入库企业1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建有国家级企业研发平台5家、省级企业研发平台近90家,规模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5%以上,并获批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创新百强县等称号。
佘俊臣表示,围绕高质量发展导向,我们正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宝应,迫切需要招才引智、科技合作来加快人才集聚。希望广大企业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宝应引才育才、科技创新的沃土;
也希望各位专家教授倾力加盟、献智献策,争取更多的科技成果来宝应转化,更多的科技人才来宝应创业。我们将秉承“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做好服务,强化保障,与大家合力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会上,副县长杜晓钟与江苏大学教授签订了“江苏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宝应分中心”合作共建协议。据悉,我县已经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转移体系,有效促进了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开放共享和综合集成。此次宝应与江苏大学深入合作,共建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将为我县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增添新活力、释放新能量,加快推动我县产业技术创新发展。
据悉,在此次活动中,共签约项目30个,其中,产学研合作项目18个、人才引进项目12个。同时,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处长徐欣作了《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报告。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和江苏大学两所高校还就科技成果进行了发布。(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