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7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县委九届十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同时,对获得2005年度科技创新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颁奖,同时颁发2005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奖和社会事业科技进步奖,表彰县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进一步增强坚定推进科技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2005年以来,全县科技工作围绕“苦干三五年,实现再翻番”目标,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服务"双创""三重"为中心,以"人才、科技、经济"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形成了以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究所为支撑的创新机构群体,提升了企业和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推广。宝胜集团荣获"江苏省电线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建权,确立了其在全省电线电缆行业工程技术研究的核心地位,对带动电线电缆产业群的发展、增强全县特色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开发的100多项新产品中,三分之一以上的新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四项新产品达到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水平;在取得的50多项科研成果中,1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有的还填补了国内空白;4项技术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重点新产品、2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家省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民营科技型企业获得上级认定批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2亿元,各项指标都名列扬州市县(市)前列。高新技术覆盖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医药、机电一体化等技术领域,形成了电线电缆、电子测控、医药制品、化工制品、新材料制品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群。
三是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按照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水生资源立体种养及深加工支柱产业和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园、"三水"星火技术密集区的实际状况,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6项,建成省星火龙头企业1家,实施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项目1项、转化省、市、县先进科技成果30多项,争取上级无偿科技资金155万元。支柱产业立体种养基地建设得到加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在园区内建立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真开展"51880科技富民行动"和"百万农民技能培训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农民"致福工程",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是原始创新成效显著。去年,县知识产权局在科技大厦正式挂牌成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大了专利资助力度,发放专利资助资金达20.89万元,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进行原始创新的积极性。2005年,专利申请量达265项,完成年度计划的189%。授权数量113件,超上年全年78件,同比增长46%。知识产权工作综合评比位列全省前5名,位居扬州市及苏中地区第一。我县被省知识产权局列为省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县,县科技局连续被评为江苏省知识产权先进集体。五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科技项目建设是科技服务经济的重要抓手。2005年,全县共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1项(其中国家级计划项目18项),共有89项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批准( 其中国家级计划项目13项)。转化推广先进科技成果55项。争取上级无偿项目经费438万元、有偿项目经费4200万元,引进科技招商项目资金1870万元,科技项目无论在申报范围、数量和项目质量、完成速度等诸多方面都有所提高,为全县项目建设工作增添了光彩。
应该说,过去的一年,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振奋的成绩,这是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科技创新能力还处于全省"较弱"位次,还存在企业装备较落后,工业规模不大,大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和产品还不多等问题,科技创新工作还需要大家继续努力。
1、充分把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提高对科技自主创新重大意义的认识。
今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了全面部署。胡总书记的讲话使这次科学技术大会不仅是一次研究部署科技工作的会议,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更新,更是中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大举措。各镇和县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自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切实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宝应实际的科技创新之路。
2、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树立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的发展观。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一日千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强化科技意识,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就是第一推动力。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如果不尽快放弃粗放型生产经营和外延扩大生产方式,不尽快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不尽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无情的淘汰。我们只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求发展,才会在未来经济发展大潮中勇立潮头。
3、充分认清"再翻番"的紧迫形势,增强发挥先进生产力作用的使命感。
县委九届十九次会议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工业新突破"的要求,明确到“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财政收入20亿元,工业产值600亿元,规模工业销售400亿元,城市化率达52%,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的新宝应。目标令人鼓舞,前景催人奋进。目前,全县工业规模不大,大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还不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工作还不到位,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不明显。因此,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措施,勇于创新,才能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明确目标,把握关键,进一步落实推进科技创新的各项措施。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上下要围绕"苦干三五年,实现再翻番"的目标,以"工业经济突破年"为重点开展各项工作,强化科技项目、创新载体、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突出智力转移、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和原始创新等重点,着力孵化科技型产品、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型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努力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科技创新各项任务。
1、大力实施"双倍增"计划,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双倍增"计划,要求在2002年的基础上,到200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双倍增"。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重、时间紧、意义重大。在工作中要注重加快“四个步伐”,培强“四项内力”。
一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培强传统产业持续增长力。加快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与环保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扩散和渗透,推动食品、纺织、电器等支柱产业向集成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行业的振兴。突出抓好地方资源挖掘利用、农副产品深度加工、电工电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应用,加快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项目,培植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双密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使全县传统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保持特色、持续增长。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培强对工业化的拉动力。以建设"全国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试点县"为契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把改造提升全县传统产业作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全力提升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化工医药、食品工艺品等传统行业信息化管理和装备制造水平。大力运用先进技术,构筑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发、生产的信息平台。加强信息网络中心硬件投入,发挥"三水"数据库、农技"110"、水生资源专家决策系统的服务作用,为全县创业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积极做好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加快发展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产业,全面推进全县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培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按照“优势互补、务求实效”的原则,大力实施“院省合作”计划,搭建产学研互动平台,重点加强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及环保产业等领域的广泛合作,促进项目、技术、资金与地方资源、本地企业的有效对接。积极做好“省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县”各项工作,相关镇、相关企业要配齐人员、配足经费,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大原始创新工作力度,对全县原始创新工作全程服务,对专利权人申请专利全额资助。大中型企业要设立知识产权职能科室,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使全县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逐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突出科技项目建设,培强科技招商的吸引力。参与科技项目建设是企业争取科技项目资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国家和省每年都增加对科技项目的投入,今年仅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就增加了2亿元。今年全县要集中精力抓一批科技创新大项目,要实施好工业、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宝应水稻项目”,要下功夫建设好“省电线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争取在国家创新基金、三药攻关、863计划、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重大项目上有新突破。要用足用好现有的科技项目资源,强化科技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范围,把科技项目建设与科技项目招商结合起来,把科技项目当成科技招商的重要载体,科技部门要做好科技项目的培植工作,招商部门要做好科技项目的包装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做好科技项目的推介工作。要通过科技项目招商,引进更多的县外资金、技术、人才参与宝应的科技创新,加快全县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2、全面推进科技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目前,全县民营企业有数千家,而民营科技企业仅40多家,这全县民营企业科技进步水平仍然较低。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政策。我县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技术创新推进二次创业的政策意见》等文件,鼓励支持创办科技型企业,广大科技人员赶上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创业时代,赶上了一个创科技大业最有利的时代。有志于创业致富的科技工作者、有志于创科技大业的各界人士,抓住难得的大好时机,投身创业大潮,铸就人生辉煌。
科技人员要带头创业。要落实具体措施,支持全县科技人员离岗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或科技中介服务企业,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利用科技知识、科研成果、专有技术和信息来创办或与本地企业联合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企业,欢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留学人员在我县进行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入股,自办或合办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制企业。县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政策给予必要的扶持,科技、教育、财政、人事、工商、国税、地税、知识产权等部门要严格按照优惠政策给予及时兑现。
各界人士要支持兴办科技型企业。各级科技人才,尤其是科技管理干部不仅要带头创业,而且要带头创科技型企业。对招商引资兴办的科技型企业,既要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还要兑现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对符合《江苏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科技部门要实行年度统计调查制度,及时掌握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情况,并在政策咨询、培训、国际合作、经济技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专项服务和指导,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去年,开发内的创业园首期工程已启动建设,这为各界人士兴办科技型企业又增加新的创业平台。
各类企业要向科技型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向民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转变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民营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创民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部门要对全县民营企业调查摸底,根据民营企业的基础条件列出创建的先后次序,分别加以指导,对达到省民营科技型企业条件的要及时申报,大力培植科技成长型企业。
3、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快科技创新,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才匮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人才。全县上下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培养好、吸收好、使用好人才作为推动地区加快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要确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战略地位,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软硬环境,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气,坚决冲破一切妨碍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弊端,努力形成人才辈出、各尽其能的生动局面。
要加大现有人才队伍培养力度。稳定、培养、用好现有人才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现有人才是宝应不可多得的财富,要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企业要积极为人才办理社会劳动保险,给予与他们学历、经历相应的待遇。允许人才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要始终锻炼人才、培养人才,让德才兼备的人才走上更重要的工作岗位,真正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
要利用多种途径培养人才,抓紧培养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关键领域的高级人才和急需人才,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去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引进工业、建筑业科技人才的若干意见》,计划每年引进100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基础实用型人才和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已吸引了106名大学生落户宝应。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相互协作,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智力。鼓励企事业单位在县外人才密集区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外地人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4、切实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保证科技创新持续开展。
要下大力气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市场配置资源为途径,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为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大力度创新机构建设,扩展创新平台。根据国际有关研究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时,技术一般进入消化、吸引、改进为主的阶段。宝应前年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按照该标准,重点企业要自建或与科研院校共建技术中心,100%地达到“三有” 要求(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任务、有一定的经费来源、有一定的设备条件),实实在在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高新技术企业要积极争创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今年,县政府已经把争取“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科技部门要积极做好组织申报工作,有关部门要做好相关协助工作。
二是大力度改革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能。我县现有创新服务设施大多由政府主导创建的,机制相对不活。要对全县现有的人才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进行改革,把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形成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岗位能上能下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运行机制。正在建设的创业园区要与县科技孵化中心、县网络中心、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同动作,让园区真正成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摇篮、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
三是大力度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社会资源的共享。创新资源是创新体系的灵魂,实现资源集聚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县科技、统计等部门要对全县各种创新资源进行调查,借助信息网络中心的技术优势,对全县科技创新中的人才、产品、机构、项目、资金等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建立宝应县科技创新数据库,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县科技局要设立县级软科学研究课题,研究如何发挥现有资源、集聚更多有用资源、充分利用县外资源的对策,解决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增强推进科技创新的组织保障。
1、要形成合力。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统一于“三个代表”中共产党员要做先进生产力代表,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就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好体现。各镇和有关部门要把科技创新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从全局和战略上抓好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的衔接,在重大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实施以及人员的落实上,主要领导要亲自协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全力协调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要加强乡镇科技助理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科技助理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要广泛组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科协、工会、工商联等群众团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关心、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同促进全县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
2、要明确各级责任。各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像招商引资一样招才引智,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科技项目,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具体措施,扎扎实实推进全县科技创新工作上台阶。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不多的镇,要加大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力求有新的突破。年底,县里将组织对各镇和有关部门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考核,坚决奖优罚劣。
3、要实施科技创新奖励工程。2004年是我县实施科技创新奖励工作的第一年,共有45个项目、176人获得奖励,颁发奖金近百万元。2005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更大的成绩,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科学技术进步、技术发明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共有72个项目、291人获得奖励。奖励只是手段,科技创新才是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继续保持强烈的创新激情,立足宝应实际搞科研,围绕经济发展搞创新,始终发扬淡泊名利、敬业奉献的精神,充分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宝应的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在建设全面小康新宝应的征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志们,今天召开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是对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去年科技创新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检阅。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在全社会逐步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为进一步繁荣我县科技事业,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