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5日)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五”尤其是去年以来的卫生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十一五”以及今年全县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动员全县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2005年及“十五”卫生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也是卫生事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农村卫生工作取得实效。及时调整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费用补助更加合理,补助重点更加突出,结报程序更加便民,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全年参保农民达62.37万人,参保率达95.44%,比上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已为1.9万多人次兑付医疗补助资金1700多万元。农村改水改厕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5.1万人,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7156座。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活动,建成1个省级卫生镇,1个市级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村,“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通过省级终期督导评估,农村卫生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预防保健工作得到加强。认真组织开展结核病、乙肝、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全县传染病疫情保持在常态水平。特别是结核病防治通过加强门诊建设、实行免费检查等措施,涂阳发现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孕产妇建卡率、住院分娩率均为100%,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6.02/10万和5.61‰,整体水平列全市前茅。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大。认真组织开展“守法经营、规范管理年”活动,坚持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相结合,加大行业执法力度,累计对各类食品、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及职业病危害等单位开展了近1.5万次的执法检查,覆盖率达100%,实施行政处罚案件327起,其中食品案件168起,医疗机构案件154起,结案率100%。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坚持以项目建设促发展,全县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更新仪器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县中医院7000平方米的病房楼已投入使用,曹甸中心卫生院2400平方米的病房楼即将竣工,县人医近3万平方米的病房楼正在建设之中;全年共增添大型医疗设备40台(件),特别是县人医购置的直线加速器设备,将大大提高我县肿瘤治疗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0项,引进各类人才46人,10多家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外二级以上医院实行了挂靠联合。卫生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着力从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认真组织开展“双评”活动,加强行风建设,规范行业管理,切实纠正医疗服务和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社会对卫生满意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十五”时期,全县卫生事业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和谐宝应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五年是思想大解放的五年。思想的解放带来了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产权置换、产权明晰,全面推进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存量资源调整步伐,使现有的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民营、个体医疗机构发展迅速,卫生投入多元化机制基本形成;干部、人事、分配制度的综合配套改革,使医疗卫生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趋活力。这五年是事业大发展的五年。全县初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县人医门急诊大楼等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医疗设施的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县共新建、改建、扩建医疗用房4万平方米,超过了此前20年建筑面积的总和。这五年是工作大突破的五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等工作跨进了全省先进行列;结核病防治、无偿献血等工作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农村改水超额完成三年攻坚任务;中医工作得到振兴,卫生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卓有成效的组织领导,得益于各有关部门坚强有力的支持配合,得益于广大卫生干部职工无私奉献的辛勤工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县卫生事业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还有差距,主要是:公共卫生体系还不够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有待提高,一些重大疾病仍在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城乡之间、医防之间、医疗中心与社区服务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异,投入不足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镇、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能力亟待增强;卫生服务公平性要求缺乏体现,低收入困难群体缺乏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仍有发生,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有的受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有的是改革发展中还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都要求我们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落实新举措,实现新发展。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卫生发展
今后五年是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卫生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县委九届十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发展纲要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政府对卫生事业的主导作用,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创新,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服务能力,逐步建立起符合宝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卫生服务体系。这既是“十一五”时期卫生发展的任务,也是必须实现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后五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十一五”改革发展全局,明确科学发展观对卫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把握科学发展观给卫生事业带来的新机遇,在协调发展中加快发展,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发展,不断开创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新局面。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坚持”、“三个优先”。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履行服务宗旨,努力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始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创造公平的医疗卫生环境,使人民群众得到安全、方便、有效、低廉的卫生服务。二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逐步建立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发展机制。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这一性质决定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规划、筹资、监管职责,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加大公共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同时注重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社会资金发展医疗服务,努力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格局。三是坚持对卫生资源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调整卫生资源,促进卫生协调发展,把有限的财力花在最能实现政府目标的地方,花在群众最能得益的地方,促使城乡之间、医疗与预防之间、中医与西医之间、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协调发展。要在协调发展中解决矛盾,在发展中优化结构,在发展中提高效益。
“三个优先":一是优先解决基本卫生服务问题。坚持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把解决公平性问题摆在优先地位,确保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权利,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今后一个时期,全县要针对影响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的基本卫生问题,优先发展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优先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尤其要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服务问题。要优先采用成本低、效果好的适宜医药卫生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卫生服务从规模粗放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二是优先解决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人流、物流的加快,加剧了传染病流行的危险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着群众健康,意外伤害事件频繁发生,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要把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问题作为重点,加大干预力度,强化公共卫生建设,为人民群众全面奔小康提供有力保障。三是优先解决社会责任落实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因此,今后全县卫生工作要按照和谐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始终牢记政府举办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牢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切实履行公益职能,决不能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十一五”期间,县卫生部门要把医疗服务监管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强化对医疗服务的约束监督,各医疗机构也要把加强管理作为重点,规范行为,改善服务,控制费用,促进和谐。
三、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年卫生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卫生“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卫生的各项工作,对今后的发展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全县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95%以上;70%的镇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建无害化户厕7000座;建成1个省级卫生村;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省级考核;新发涂阳结核病病人发现率85%以上,规则治疗率90%以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00/十万以下;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90%以上。紧紧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推进思想解放,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县委九届十九次会议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要求。近期,全县上下正在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讨论热潮。开展卫生工作,发展卫生事业,同样离不开思想的解放。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用思想的大解放指导卫生改革实践,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加快形成有利于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要着力放大政府管理公共卫生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卫生事业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但有三条基本原则不能变,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新的一年,我们要按照全县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对全县卫生资源进行调控引导。对政府设立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和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发挥主导基本医疗服务、平抑医疗服务市场的功能。
二要继续放手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按照政事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思路,明确政府与医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今年对乡镇(中心)卫生院继续进行“两权分离"改革探索和完善,并把人事分配制度作为核心内容,加大工作力度,真正建立起有责任、有竞争、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力的“五有”运行机制。
三要鼓励放心壮大民办医疗机构。
我县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起步较早,民营医疗机构改革较快。但改革后,不少民营医疗机构投入不足,规模不大,管理不够规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壮大。各民营医疗机构要克服小胜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心加大投入,壮大医院规模,扩大资源总量,不断提升运行质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努力让他们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省市已明确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求全力组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组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县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广泛好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精心策划组织实施,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不断研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这件实事办好。要强化宣传引导。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宣传入户率,真正让每一户都能知晓、吃透参加合作医疗到底有哪些好处、有什么方便,引导农民积极自愿参加合作医疗,自觉维护合作医疗。要抓紧筹集资金。根据合作医疗运行实际,各地务必在3月底前完成资金筹集任务,并解缴到县财政专户。截止目前,开发区已完成了筹资任务,各镇要加大工作力度,抓紧筹收资金,以便县卫生部门早日向省市争取配套资金,保证农民及时报销。要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目前,我县少数农村病员流失到临近县市就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县的医疗机构在服务态度、服务环节、服务质量上还存在不足,还吸引不了群众。因此,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用药目录和诊疗规范,保证用药、检查、收费三合理,切实规范服务行为。县、镇合管办要进一步完善参保人员规范转诊的程序和办法,严格控制县外转诊,把农村病员尽可能地引导到基层社区,提高县内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县卫生部门和合管办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对屡教不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单位,给予严肃处理,甚至取消定点资格。今年计划组织开展经办机构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年底命名一批“示范镇合管办”,切实提高合作医疗管理水平。
二要认真做好新一轮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去年,我县对部门改水职能进行了划转,这是加强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战略性调整。职能划转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农村改水这项工作就可以不做了,相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改水的任务特别是二次改水已经日益迫切。目前,我县还有个别地区的农民未能饮用上安全卫生水,为此,不论哪个部门负责改水工作,各地还是要通过明确责任、多方筹资、强化督查,加快扫尾步伐,促进平衡发展。同时通过农村水厂资源整合,加紧启动农村二次改水工程,逐步实现区域供水。各镇要结合小康村创建和新一轮村镇建设规划,采取适宜技术,多方筹集资金,加强技术指导,力争年内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7000座。安宜镇、开发区要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计划安排,及早启动改厕工作,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6个改厕普及村任务。
三要积极推进卫生镇、村建设。县委、县政府已明确提出今年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目标,近期将召开“三城同创”动员大会进行专题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创建的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小康村建设,组织社会各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继续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健康社区行"等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引导群众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要积极开展以“三清”(清洁家园、清洁河道、清洁村庄)为主要内容的卫生镇、村创建活动,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的不卫生状况。县卫生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创建指导,搞好综合服务,保证创建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三)实行管理“一体化”,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从国家到省市,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都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性文件。根据上级精神,我县也制定了《关于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会上已经下发,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重点是要落实镇、村“四制、五统一、六个有”一体化管理。各地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地的医疗机构、人员等卫生资源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积极稳步实施。
一要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各地一方面要通过整合现有卫生资源,进行功能转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另一方面要通过盘活教育、社区等存量资产,合理布局,健全服务网络。同时鼓励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要按照省市规定的建设标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使人员、设施、设备与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要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重在服务模式的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按照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的要求,突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为开展居民提供连续服务、上门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推行责任医生和家庭医生制度,实行不间断健康管理,逐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对象由病人向社区全体居民转变,工作职责由单纯治病向保障居民健康转变,服务方式由坐堂行医向送医上门转变,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预防保健需求。
三要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公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和指导制度,鼓励和引导高素质医务人员到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和技术指导。要加强社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要放大中医药特色优势,增强中医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县卫生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紧密结合起来,研究解决参保人员在社区就诊的报销办法,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制度,实行逐级转诊,引导病人合理流向社区。
(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保健措施。
公共卫生是实现人人健康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协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卫生工作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各项防疫保健措施,切实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一要以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健全城乡公共卫生体系。镇卫生院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既处于枢纽的地位,同时又是镇村卫生一体化建设的龙头,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近年来,我县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上作了积极探索,引入了竞争,激发了活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卫生院发展还相对滞后,基础设施简陋,医疗设备陈旧,技术力量薄弱,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与周边县市相比差距较大。各地要坚持政府办好一所乡镇卫生院的原则,着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转型。要按照省、市要求,完善建设和配套,不断增强其履行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逐步建立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要主动争取投入。各镇(中心)卫生院要在坚持自我积累、稳步投入的基础上,主动寻求合作,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向上争取专项发展资金;县、镇政府也将切实担负起投入的主导职责,对重点单位给予优先扶持。要整合境内卫生资源。一方面,根据卫生支农的要求,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要错位下沉,与镇、村卫生机构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开展纵向合作,以点带面,以城促乡。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引导人才向农村和社区流动,认真贯彻执行城区主治医师在晋升副主任医师前到农村或社区服务的制度;另一方面,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挂靠二级以上医院,努力提升服务能力。
二要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抓好新一轮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确保“五苗"覆盖率在95%以上。要继续抓好结核病、艾滋病、乙肝和肠道传染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要紧抓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率和结愈率两个关键环节,认真做好患者登记、报告、确诊、治疗及管理工作;强化艾滋病疫情监测,推广综合防治干预措施,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流行。要重视恶性肿瘤、高血压、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整体水平。
三要加强食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认真做好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卫生许可工作,加强餐饮、食堂等消费、流通环节以及公共场所、饮水卫生监管,进一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故,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卫生安全。要继续做好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和重要接待任务的食品卫生、医疗救护保障工作。
四要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组织实施《江苏省妇幼卫生规划目标管理方案》为重点,依法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从业人员准入以及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监督管理,年内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0/10万和10‰以内。要进一步抓好爱婴医院的长效管理,规范产科、儿科的管理和服务。今年将根据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实际,力争为农村居民提供免费婚检,加强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保证出生人口质量,提高合作医疗资金利用效率。
(五)加强卫生行业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随着国家一系列卫生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卫生法制化已成为必然。各地要充分利用法制的力量组织推动卫生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主体力量,卫生系统干部职工要自觉地学法、知法、守法,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卫生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监督管理的职责,加强行业监督和自律,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一要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督。把医疗服务作为卫生监督的主要任务,完善监管体制,健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巡查。今年要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持对非法行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要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公示制、违法行为记分制和服务信誉评比等制度,加快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守法经营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医疗队伍是做好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卫生管理人才、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和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留住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其次要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我们所需的人才,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要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和参加学历考试等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所有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同时以“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为目标,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和个人,努力提高卫生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要加强卫生行风建设。行业作风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卫生行业的社会形象。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要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医务公开、收费公示等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确保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认真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坚决查处拿回扣、开单提成、开药提成、收“红包”、开大处方等违规违纪行为。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抓班子、带队伍、管纪律,进一步提升卫生行业的整体形象。同志们,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十分艰巨。希望大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狠抓落实,为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