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县政府召开会议,主要是专题部署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下面,结合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就我县如何启动并稳步推进这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和项目区规划,通过对项目区内村庄和用地布局的调整,对利用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现状农村建设用地进行调整利用,并将由建设用地整理新增的耕地面积,等量核定为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用于农村居住点和城镇建设用地相挂钩,充分、合理、有序的利用土地资源。在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土地控紧审批、用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的严峻形势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对于我县争取用地指标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实现全县耕地总量占补平衡有着特殊重要意义。
1、实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是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1997年修编并实施以来,在提高全社会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认识,落实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引导科学、合理、规范用地,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规划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部分地区规划空间布局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规划管理力度薄弱等各种问题。对农村宅基地安排布点,项目建设规划选址产生不利影响。2002年我县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落实一部分规划建设用地,置换指标和农用地整理折抵指标,将实施规划和“三集中”的过程中,对在规划期内可以复垦成耕地的宅基地、零星建设用地等存量建设用地,按照空间置换原则,转化为规划建设用地的置换指标,对规划区内通过农用地整理增加的耕地按60%的比例折算成规划建设用地的折抵指标,将折抵置换指标集中安排在城镇规划区内。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中,各地虽然将折抵置换指标落实到空间布局上,但不少地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农用地整理的力度并没有同步跟上,导致了规划实施过程中,农村建设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同步增长的状况。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必须通过按规划合理撤并农村零散居民点,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的实现。
2、实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的近切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县二、三产业加快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地域限制逐步被打破,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纷纷进城入镇安居乐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寻找最佳的人居环境。但由于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初始阶段,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过程中,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居住环境并未得到同步改善。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虽然近两年进行了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镇、村、组大幅度缩减,机构人员大范围精简,但沿袭多年自然村个数基本没有减少,规模小,布局散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镇村组撤并只是行政区划调整,对自然村落仍然维持原有的现状。由于布局零星分散,不仅造成用地不合理,而且造成农村居住点相应配套设施跟不上,加大了邮、电、水、路建设投入成本。现有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的状况,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农村现代化,加快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因此,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质量已十分近切。通过开展挂钩试点,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力度,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促进农村居民点适当集中安排和建设,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入点(农村集中居住规划点),推进村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环境整治,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集聚发展,节约土地资源的关键措施。
3、实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建设用地挂钩,是提高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率,推进集约用地的要求。目前,全县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实行定额控制,县城规划区外每宗宅基地使用标准为165平方米,规划区里为135平方米,行政中心“窗口”年受理宅基地审批在1200宗左右,按新(扩)建20%比例,新增建设用地量300亩以上。据初步调查,目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已占全县建设用地总量60%以上,不少地方农户缺乏指标控制意识,匡墙院、栽树木、种杂物,实际占地面积远远高于计划控制面积,占地面积超过300平方米以上的也不乏存在。一方面新(扩)建房屋侵占耕地,另一方面原有的老宅基得不到及时复垦整理,造成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用地不合理。同时,由于居民点布局分散,不少地方在居民点建企业,造成企业零散分布,形不成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无论从理论上按规定标准清理多占宅基,还是农村人口向城镇搬迁转移,腾出的居住用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都十分巨大,这就必须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有效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避免浪费土地。
4、实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是缓解我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今年国家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将土地供应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今年市下达我县用地指标仅为650亩,而实际需要量在3000亩左右。尽管县国土部门和各镇(区)动足脑筋,积极探索破解难题、保证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控增量、盘存量、扩容量”等应急措施,保证了一批在手、在建项目的用地,但对正处于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的关键期,建设用地必须走“开源与节流”并重的路子,既要提高项目供地“门槛”保证一批,更要依靠新占农用地扩展一批。实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有效整理,使农村建设不再增加建设用地,这是“节流”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不仅解决了农村建新拆旧中的用地需要,而且还可以节约一部分土地,将多出的土地用于城镇建设,从这个角度看,这又是“开源”的重要手段。因此,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是一举两得解决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
二、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一体化发展要求,对现状农村居民点进行重新规划布局,是对村民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调整。在我县开展试点工作,既具备良好实施条件,又面临诸多的困难和矛盾。从有利条件分析:一是有利于改变居住环境,群众容易接受。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合理进行撤点并庄,可以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路、水、电、邮等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尽早改变因居住环境因素造成的生产生活上诸多不便。二是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实施容易操作。近几来,我县相继实施了黄塍、泾河、中央示范土地整理项目,沿河、夏集国家重点土地整理项目也在抓紧实施之中,补充耕地项目每年都在10—20个左右,经过多年项目运作,包括村民建房及附着物拆迁安置等政策清楚、程序明确,镇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群众参与的主动性都比较强。因此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最大限度少走弯路,避免失误。三是缓解了用地指标紧缺矛盾,乡镇容易理解。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面积大、任务重的地区,往往是经济总量高、项目用地需求旺的镇,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新增的耕地面积,等量核定为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实行用地整理与新增建设用地挂钩,即同等置换。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面积越多,置换的用地指标相应增加,这对于缓解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实施中的困难不可抵估,这次农村建设建设用地整理基本原则概括为四句话:用地指标先给后还、农民住房先建后拆、新增用地先占后补、资金运作先贴后赚,通过项目实施,可以争取到部分用地指标,在挂钩结转计划内实行先给后还,先占后补。但实施中主要难在拆迁安置上,难在建房资金筹集上,难在居民规划点的选址上。要把这些工作推到位,需要镇村两级做大量细致思想工作。因此,不因为高估国难束手无策,失去推动这项工作的信心,必须要从实践“三个代表”政治高度,从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全局出发,切实抓紧抓好。
1、要明确实施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出发,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积极推进农村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适当集中,实现农村居民点布局从自然生态向规划形态的转变,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别;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提高土利用效率,确保整理区内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进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试点工作以县为单位开展,由县国土部门牵头负责,在对全县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要求,分析研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编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专项规划,划定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重点区域,提出需要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需相关整理的农村居民点等农村建设用地数量,规模和分布情况,划定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区,并确定具体实施时序。
二是先易后难,分布实施。试点工作要选择具有一定实施条件,工作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有能力的镇、村先行开展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三是统筹安排,规范操作。这项工作在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下,由县国土部门编制试点方案,在上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实施,并根据总量控制、先急后缓的原则,按项目区面积下达一定数量的挂钩周转指标。
四是自愿合法、维护权益。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实施过程中应取得相关集体土地所者的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切实维护农民个人、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有关个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2、要制订切合实际的试点实施方案,规范操作。一是制定切合实际的试点实施方案。各镇要在充分调查分析、科学编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试点目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方法步骤,落实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经费筹措途径和农民村居民点迁建方案,提出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总体安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二是要抓紧落实划定试点项目区。为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全省安排了2005年的挂钩周转启动指标为3万亩。指标安排共分三类:第一类列入省级试点的县(市)指标为13800亩;第二类列入试点城区指标为7000亩;第三类由市安排的指标9200亩,由市直接分解到市(县)的9200亩,其中下达扬州市1200亩。我们要根据省安排的挂钩周转指标,抓紧划定2005年实施的整理项目区,将周转指标迅速落实到镇、村,落实到具体实施项目,明确建设用地复垦区和建设区。
三是编制项目区规划。分年度的实施计划和周转指标的归还计划。尽管目前,我县用地指数十分紧缺,对这项进行挂钩试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增加部分用地计划指标,对挂钩指标的使用是有严格的规定和相应地考核措施的。建设用地挂钩结转指标,原则上应优先安排用于项目区内农民动迁房屋建设,用于农村居民点和乡村基础设施等建设,通过土地整理,经验收后净增加的耕地才可拆抵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镇建设。挂钩周转指标按项目区管理,按年度进行考核。项目区规划的规划期限和挂钩周转指标的周期原则上为3年,项目区规划中,应明确3年中每一年度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和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和归还计划。周转期3年。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具有一定周期的特点,各年度归还指标数量不要求均等,启动年份可以少一些,但项目区必须在3年内实施完成,挂钩周转指标必须在3年内全部归还。
3、要切实抓紧抓好项目实施管理,确保取得实效,必须抓好农村建设用地。
一是落实好项目实施的经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成本高、投入大,经费保障程度是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资金筹集,可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从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中安排一部分,镇村补贴一部分,以工代劳的方式转化一部分,三结合的方式筹集,专项用于增加耕地面积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形成国资、民资共投入,外力、内力一齐上资金投入机制,确保项目经费落实到位。
二是抓好项目实施的监控评估。根据规定,国土部门每季度要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因此把好进度质量关,对能否通过省组织的验收,争取到等额的建设用地指标至关重要。县国土、农林发展计划等部门要按照试点实施方案,现场指导督查,对未按试点实施方案开展工作,进展不快、质量不高,连续两次评估达不到要求的,取消试点资格。并对项目实施单位从年度计划指标中扣除已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验收工作原则上按排在每年年底进行。由国土部门根据年度实施方案,按项目区向省国土资源厅提交验收申请,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由原建设用地整理新增的耕地,核定为归还指标。这里需强调的是,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试点是一项严肃工作,这不仅对于我县缓解用地指标不足的压力,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县今后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着重要影响。尽管挂钩周转指标还未下达到县。实施项目的指导思想要端正,不应把实施项目单单看成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争取项目资金的途径和渠道。要牢固树立讲诚信、守信用的宗旨,该完成的项目必须完成,该达到的标准必须达到,该归还的指标必须按时全额归还。如果发生弄虚作假,骗取资金和指标的,一经发现,不仅要取消试点资格,收回周转指标,而且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要创新政策机制,鼓励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一是积极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的挂钩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建设用地现状不同,决定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群众生活较为富足的地区,可以结合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分散的自然村实行整体搬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城镇集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可结合农民新建住宅,拆除旧住宅等需要,使农民逐步搬迁到集中居住区,可暂时不予搬迁,这样既可以节省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成本,又可以减少工作中的矛盾。二是合理进行农村居民点的拆建。对农村居民点整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先拆后建;对原有住宅拆除后为单位自行新建住宅的,原则上应先拆后建;对农村居住点整体搬迁,以建设农民公寓等形式集中安置的,可以先建后拆,但迁建房屋建成后,要对原有农村居民点进行拆除并及时予以整理。三是积极探索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税费政策。对使用挂钩周转指标的建设项目,仍需按正常的办理用地审批手续进行,但农用地转用报批应缴纳的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按规定标准收取,全部留县专项用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同时,各地要探索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政策措施。如对因拆旧建新需要,占用耕地建农民住宅或农民公寓的,要争取按政策耕地占用税等。
5、要切实加强对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管理。一是合理编制挂钩周转指标年度计划。县国土部门在提出本县下一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议时,根据农村建设用地专项规划、项目规划和试点实施方案,同时提出下一年度的挂钩周转指标计划建议,经县政府审核后,逐级上报到省国土资源厅审批。二是严格按计划归还挂钩周转指标。按照“项目验收,区域考核”的原则,省政府明确规定,项目区验收后归还指标未完成的,相应限制对挂钩指标使用区的用地;试点市、县不能按计划归还挂钩周转指标的,相应减少下一年度的挂钩周转指标;连续两年不能完成归还计划的,暂停实行挂钩政策,并在下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相应扣减上年度耕地转用计划指标。三是做好挂钩指标使用的日常管理工作。挂钩周转指标实行单列管理,封闭运行。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年度挂钩周转指标使用台帐,登记挂钩周转指标形成来源和使用的地点、面积、地类等内容,并在指标使用年度,按季度向省国土资源厅报告指标使用和节余情况。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区实施完成,使用挂钩周转指标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对有关挂钩周转指标形成来源和使用的地点、面积、地类、权属等,按图斑进行土地变更登记。
三、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的领导。实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具体问题和矛盾,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各地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1、成立工作班子,全力推进试点工作。根据要求,县政府已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国土、发展改革、规划、建设、财政、农业、民政、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专项规划,项目区规划和试点实施方案,协调试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国土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方案制定、项目申报、项目监管和验收工作。各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形成政府组织牵头,部门各尽其职,群众支持参与工作局面,确保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工作有领导、按计划、分步骤扎实推进。
2、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试点环境。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既是好事,更是难事。要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实施,必须首先抓好宣传发动工作,要采取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宣传新的土地法规政策;宣传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重大意义、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宣传先进地区做法和经验,促使试点地区的干部自觉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用地方式,转变生活习谷。同时,要发挥示范引路作用,通过培植典型引、召开现场促、落实责任推,努力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上级政府部署要求上来,落实到服从规划,支持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去。
3、加强调查研究,保证试点工作稳步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地土地现状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工作基础都存在一定差异,试点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尤其是试点单位选择要着重考虑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镇村高度重视、自身有积极性;二是优先选择具有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能确保方案实施所需资金及时金额到位;四是试点地区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典型的特点,为全面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工作积累经验。
4、及时总结试点做法和经验,不断提升试点水平。近年来,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创造了不少特色、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我省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推广,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成果,把我县特色经验推向全省、乃至全国,以提高我们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破解难题和开拓创新能力。
5、统筹协调处理好试点中的问题和矛盾。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矛盾。对农民住宅的动迁,会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集中居住区以及不同村组之间的土地权属调整,会涉及到村组和农民的利益。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问题考虑得复杂些,把措施落实过细些,把教育引导工作做在前面,落实到实处,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创造性处理和解决好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体会到试点工作对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好处,从而更加自觉参与和支持试点工作。
同志们!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即将在全县全面推开,这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百姓、造福后代的“实事工程”,对于加速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苦干三五年,实现再翻番”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环境保证。我们一定要围绕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创新克难、扎实推进、稳步实施、务求实效,不断把我县国土资源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