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四海,情系五洲。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宝应县侨联迅速行动,全面部署,将密切联系侨界群众和海外侨胞的优势转化为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侨界力量,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同心赞歌。
广泛动员聚侨力 强化服务凝侨心
1月29日,针对国内抗疫物资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县委统战部、县侨联向宝应侨界发出倡议书,呼吁宝应籍海内外侨团和海外侨胞、归侨侨眷行动起来,为防疫一线捐赠款物。一时间,旅居美国、越南、西班牙、日本、加拿大等国的海外侨企和海外侨胞纷纷响应,不断加入到支援抗击疫情队伍中,引发捐款捐物的热潮。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通过海、陆、空等多种途径,将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84消毒液等急需的抗疫物资,经过千辛万苦、几经辗转,运往国内、抵达家乡。由于疫情影响存在物流迟缓或者中断的现象,华侨们捐赠的物资无法直接抵达家乡,县委统战部、县侨联主动上前,充当快递员,将捐赠物资送往受捐赠的镇区和单位。一场由宝应县委统战部、县侨联和广大侨界群众共同谱写的战“疫”同心进行曲奏响了序曲。
涓涓细流聚成海 寸寸丹心汇同心
越南华源集团董事长王士林、日本医疗观光株式会社(简称JMT)的社长陶新兴在了解到国内为了支援武汉,很多地区防疫物质供应不足,防疫形势颇为紧张形势下,努力调用各种医疗资源,同时发动单位员工奔走于各大商场、超市,耗时两周的时间采购到2.3万只口罩、60套防护服、41只红外体温枪等医用物资,几经辗转,漂洋过海无偿捐赠给家乡。
在卡塔尔SECC集团工作的郑恒清向集团员工发出倡议:我们一颗颗炽热的爱心必将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众志成城,早日打赢这场看不见的战争。这一刻我们与祖国的同胞在一起!在他的倡议下,卡塔尔SECC集团共捐赠医用手套16100副、防护服4000套、防护眼镜72副,折合人民币4万多元。针对卡塔尔航空公司停飞中国,他们又千方百计想法将捐赠物资及时通过新加坡转运回国。
“不要留我们的名字,我们只是想为家乡尽点绵薄之力!”疫情爆发后,西班牙华侨卞光波、卞兴仕父子时刻关注家乡的疫情形势,第一时间联系县侨联想要匿名捐赠。在侨联的协调下,捐赠的十四箱免洗消毒液及时送到他们的家乡鲁垛镇。
美国华侨陈雷委托侨企美瑞华工艺礼品公司总经理杨启俊向小官庄政府捐赠防疫资金5万元,越南华侨王世林追加捐款3万元,澳洲江苏协会芦志坚会长捐款1万元,旅居加拿大的庄素钫女士向捐赠价值1.8万元的消毒液,侨眷企业江苏康旺食品公司向西安丰镇捐赠1万元的礼盒,侨爱党支部书记龚艳和留学生家长问晓玲分别向安宜镇世纪园社区和东门社区捐赠四箱免洗手消毒液,以表示对社区抗役一线工作人员的支持……慈母有难,游子有情。这些物资都是海外侨胞一箱箱、一盒盒、甚至是一个个的零星采购,然后通过多种途径、辗转多个国家运输到国内。尽管陆续有国家管控抗疫物资出口,但海内外侨胞依然在想尽一切办法抢购、抢运物资回国。这点点滴滴汇聚成爱的海洋,这片片丹心温暖着家乡人民的心。
不惧危险逆光行 抗击疫情展情怀
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宝应的归侨侨眷们毅然选择逆光而行,英勇无畏地投身防疫一线,筑起新冠肺炎疫情的“安全防护墙”,以实际行动诠释“党有号召,侨有行动”的优良传统。
今年67岁侨眷陈万凤阿姨,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退休后担任安宜镇白田社区“阳光艺术团”的团长。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她与老伴主动请缨,积极要求参与社区的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运用方言自编自写了一段疫情防控“顺口溜”,每天与老伴一道,推着音响,拿着话筒奔走于社区的每条街巷。有人问过陈阿姨,疫情形势这么严峻,你还出来宣传就不怕感染吗?她说道:“人活一世,既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要做自己喜欢而又有意义的事情,我协助社区做宣传是我喜欢的事情,宣传到人后他们防住了病毒就是有意义的事情,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宝应朗诵艺术团团长吴黎宁,她的儿子旅居法国。疫战当前,为给宝应加油,给武汉加油,她召集宝应朗诵艺术团精心筹备,举办了“我们共同抗疫”线上诗歌朗诵会活动,为“抗疫”发声,为宝应助力。
“武汉发生意外,突爆肺炎灾害,强盛大中华,定将顽疴淘汰。博爱,博爱,永与江城同在!”多么富有感染力的诗句啊!这是侨眷管国银所写的《如梦令·力挺江城》,在抗击疫情期间,管老先生以笔为枪,创作了《浪淘沙·宝应来了》、《居家遐想》《赞李兰娟院士》等多以首抗击疫情为主题的诗歌,为家乡人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疫情无情侨有情,守望相助共克艰!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天涯海角隔不开海外侨胞的赤子之心,万水千山斩不断血浓于水的家乡之情,我们坚信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