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中国江苏网:“渔光互补” 宝应生态渔业光伏发电“全国领跑”
发布时间:2017-12-04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839 

  中国江苏网12月4日讯 日前,国家能源局公布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名单,包括10个应用领跑基地和3个技术领跑基地,我市宝应县生态渔业光伏发电“领跑者”示范基地项目成功入选应用领跑基地。

  宝应这一示范基地为何能从全国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市发改委主任杨蓉介绍,宝应基地采用的是全国首家“渔光互补”开发方式,总装机容量2.08吉瓦,共将建设22个“渔光互补”电站,规划分三期建设,拟利用水面6.4万亩。宝应这一示范基地此次入选,将为我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再添新动力。

  “一个光伏项目的发电能不能上网销售,取决于该项目的建设是否经过国家能源局审批。”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赵云峰介绍说,目前,全市光伏发电并网总装机容量超过700兆瓦,其中今年获批的建设指标为95兆瓦。全省一年的常规指标只有1000兆瓦,而宝应基地一期项目建设规模就达500兆瓦。三年建成后,我市新增的光伏发电规模将达2.08吉瓦,约为现有总量的3倍。

  业内认为,宝应可实施渔光互补发电总规模达3.5吉瓦,均为集中连片水面,全省范围内面积最大,非常适合大型项目实施,具有集中示范的表率作用。宝应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宝应境内河湖密布、地形平坦,水域滩地面积达7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3左右。宝应基地渔光互补、一地两用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同时,“光伏+渔业”有机结合,改变了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产生了促进水产养殖业优化升级的衍生效应。据悉,宝应这一示范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渔光互补”“暂态储能”项目,示范引领效应值得期待。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