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轻纺化建产业围绕要素化解、平台创建、园区建设、产业招商的目标,将产业招商突破作为首要任务,将服务企业、化解要素瓶颈作为重要抓手,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羽绒园区建立,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不断增加,技改投入持续增长、服务措施更加完善,有力推动产业总量稳步增长。
江苏坚威防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人民防空专用设备生产和安装公司,是从业能力达标企业,其产品广泛用于各种制造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良好。去年下半年,该企业开始筹建二期工程,短短几个月,8000平方米的新厂房已经基本建成。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新厂房还没有完全建成,但是已经提前投入使用。公司经理陈健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手上订单较多,所以尽管厂房还没建成,但是为了赶制订单,只能一边建设一边生产。“预计在5月底,二期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据悉,在这里生产的主打产品高抗力防护门,每年可为公司增加7000万元的产值。
据了解,在坚威发展过程中,县发改委主动介入,进行保姆式帮办服务,有效帮助化解土地要素等困难,并且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大幅提升公司资质水平。“针对企业的发展,县发改委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不仅积极利用部门上争渠道,为坚威申报了2016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同时,还将坚威列入全省军民融合企业,并帮助申报引导资金近300万元。”陈健介绍说,“这对我们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轻纺化建产业是我县传统产业,由于市场等因素,产业发展时快时慢,在全县工业经济中的占比也有高有低,因此,县委县政府对症下药,加强了产业推进力度,目前,大部分重点板块和企业均保持着较为稳定的运行态势。
县发改委工业科科长马敬文介绍,今年,县发改委紧紧围绕服务企业这个中心,努力化解要素制约。积极走访产业重点企业、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了解产业现状,收集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针对苏隆水泥、宝杰建材等企业提出的土地指标、平台建设、配额需求等问题,积极商议并与相关部门协商办理;针对纺织企业提出的高等级棉花缺口问题,与上级部门进行了对接,争取对我县纺织企业的棉花进口配额增加额度,同时对企业申报配额全程指导等。积极推进平台创建。将赛尔达尼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作为2016年产业推进重点事项来抓,使该产业在国家级创新平台方面有所突破。着力打造特色小镇。扩大山阳“中国羽绒名镇”的品牌效应,推动自主品牌的筹划及创立,促进家纺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搭建羽绒公共互联网服务平台及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山阳特色小镇相关申报材料已报上级发改部门。统筹抓好项目建设。协助相关镇和企业围绕在谈项目抓推进,在建项目抓服务。同时针对新能源项目,积极跟踪已上报项目和指标的动态。
据介绍,今年,我县轻纺化建产业核心指标是:规模以上企业开票销售计划实现68.9亿元,增幅10%;入库税收计划实现1.96亿元,增幅11%以上。企业培植及项目指标:净增10亿元企业1家,净增亿元企业3个,净增规模企业9个;新开工重大项目1个,亿元项目2个,新开工5000万元项目5个。记者获悉,目前,我县轻纺化建产业共有6个在建及新开工项目,总投入约17亿元。
县政协副主席王松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鼓励引导企业,上技改,提高装备水平,在节能降耗、增收节支上下功夫,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上新品,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在研发新品、引进人才上下功夫,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动力;建平台,创新营销模式,在电子商务、互联网+上下功夫,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销售规模;招项目,壮大企业群体,关键是招引一批新兴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和高端装备项目,提升产业层次,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 凯 田丽莉 胡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