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荷塘美,莲藕采收忙。每天天刚亮,宝应县射阳湖镇刁夷村藕农胥元余就走进高邮市临泽镇的“承包田”里,带领当地村民剥莲叶、清淤泥、挖莲藕。
宝应是“中国荷藕之乡”,荷藕种植面积10万多亩。近年来,我县广大藕农带着一身种藕技术走出县门,在外地开垦荒草地“造”藕田,种植荷藕超10万亩,“造”出了一个荷香四溢的新荷乡,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成本低、一次种植可多年获益、还能发展渔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县掀起开发荒滩、发展传统莲藕产业的热潮,经过多年的努力,1998年,宝应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2004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宝应荷藕实施原产地域保护。
40年泥水中滚爬,宝应藕农不仅人数众多,且个个技艺精湛,县内扩大种植面积遇到土地瓶颈,他们纷纷走出县门,到外地“安营扎寨”,扩大种植规模。
射阳湖刁夷村藕农胥元余说,他们在高邮临泽镇长的藕田是180多亩,在宝应的西安丰长了2000多亩,还有九龙口、建湖、盐城都长了。今年气温高、产量高,亩产大概3500斤左右,比去年要增产到1500斤左右。去年的产量是2000斤左右,今年高产田块可能要达到4000斤左右。
据射阳湖镇刁夷村莲藕种植大户、风车头专业合作社4号藕行老板胥元余介绍,县外的荒草地是种植莲藕的好地方。由于经验丰富,除极少数自然灾害年份外,他的莲藕种植经济效益一直较好。
据了解,目前,全县有4.9万人从事荷藕相关工作,县内荷藕种植面积10万多亩,县外种植面积也超过10万亩;县级以上荷藕加工龙头企业达3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一二三产年产值达50亿元,一个“新荷乡”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记者:刘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