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宜镇渔场村位于宝应县城西郊,有着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全国文明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荣誉称号。渔场村始建于1985年,是一个专业水产养殖场的村落,全场共102户,437人,全场养殖面积2600余亩。盛夏的渔场村,村内环境干净整洁,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与村庄相映成趣。今天的“乡村振兴·宝应行动|看百村”专栏,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渔场村。
近年来,渔场村坚持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创建具体要求,进行了全域生态环境打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田居”生产空间环境。
一走进渔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而又朴实的村容村貌。这里有平整的乡道,有鸟语也有花香,处处呈现出一派水清、岸绿、路净、庄洁的宜居新景象,让人身心愉悦。
过去的渔场村以渔业养殖和螃蟹养殖为主,在加快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同时,特色产业发展也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安红祥是渔场村一位地道的渔民,随着退圩还湖政策的深入推进,安红祥将目标转向了三产服务业。今年,他在村头开办了一家民宿和渔家餐馆,生活有了保障,收入也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安宜镇渔场村村民安红祥说,他以前在宝应湖边从事大闸蟹养殖,前几年国家退圩还湖,村里有一个特田项目,他趁此机会,打造了一家民宿,有餐饮、棋牌和快艇观光,整体收入比以前养殖有了保障。
据了解,渔场村在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重视保存村庄原有文化肌理,注重充分利用渔场的河道、自然形态,注重挖掘乡土文化,在保留传统原有风貌特色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对全村进行了整体规划改造。村民们家前屋后花果飘香,小院错落有致,不是江南,胜似水墨江南。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逐步实现。
安宜镇渔场村党支部书记刘培高表示,村里将以特色田园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做好村庄环境管护,发展乡村旅游,不断鼓足老百姓的钱袋子,同时提升村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