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大观通宝”御书钱:风韵别致,堪称一绝
发布时间:2022-10-17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2911 

由皇帝书写钱文的钱币,被称为“御书钱”。宋徽宗早年学习黄庭坚的书法,后来又改学唐初薛谡,在此基础上,糅合众家之长,从而形成个人书法风格,被称为“瘦金体”,铁划银钩劲瘦淡雅,风韵别致,堪称一绝。大观通宝是徽宗于大观年间铸造的御书钱。宝应博物馆珍藏有一枚“大观通宝”钱币。

宝应博物馆馆藏的这枚“大观通宝”直径2.5cm,重4g。钱币穿郭匀称规整,铜色略深,背面无铭文。正面四字钱文为“瘦金体”,字体纤秀,铁画银钩,瘦直挺拔,横收笔带点,竖收笔带钩;撇如匕首,捺如切刀,劲健有力,洒脱自如。

宋徽宗不计工本,大量铸造这种精美异常的钱币。据说只有用高成本的“失蜡法”才能把钱文表现得这样的细微和圆满,而不是常用的“翻砂法”。宋徽宗在钱币的方寸之间把他自创的“瘦金体”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书法艺术还是铸造艺术,都堪称宋代货币文化的最高水平。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