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赵江虹:放弃“铁饭碗”的“全科医生”
发布时间:2021-11-14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4123 

这天清晨7点,早早来到诊所的赵江虹刚换上白大褂,一面印着“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的锦旗就由病患家属送到了诊所,赵江虹连忙起身接下,小心地挂到了墙上。本月还未过半,这已经是诊所收到的第二面锦旗了,关于这面锦旗里的故事,就发生在上个月。

不久前,安宜镇齐心村的郑秀兰突发眼疾,病痛之下四处求医,市内外各大医院都建议她通过手术治疗,但手术后需要住院,时间长且费用高,这可急坏了家庭条件并不好的郑秀兰。偶然间,朋友向她介绍了赵江虹,郑秀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诊所,赵江虹接诊后详细询问病情,通过经验判断郑秀兰是由于眼部血管堵塞才导致突发眼疾,决定采用中医针灸来治疗,仅仅过了两三天,郑秀兰的病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赵江虹细致入微的诊疗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下,一个多星期后,郑秀兰便康复了。

“作为一名医生,很多决断的东西都是需要你去考量的,包括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经济能力等各方面因素,这其中有个‘度’是需要我去把握的。”赵江虹说。

科班出身的赵江虹,1998年在县中医医院工作。大学主攻西医的赵江虹,不仅临床医术了得,而且还有一身中医问诊、把脉、针灸的本领,这也得益于同在中医医院工作的父亲赵喜德的传承。

2015年,赵江虹在日本旅游期间偶然发现,当地的医疗体系与国内完全不同。在国内,优秀的医生、专家教授全部在大医院里,根本不屑于小诊所,而日本社区诊所内的医生,医疗水平也相当高,甚至不乏主任和权威教授。所以在日本,病患大都会首选社区诊所就诊,而且绝大多数病症在诊所内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剩下一些需要大型仪器检查或是需手术的,才会去综合性医院进一步就诊。这样一来,各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得到了缓解,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方便。

这一现象,彻底颠覆了赵江虹对于社区诊所的认知。回国后,赵江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医一向具有独特的贯通各类病症、治标又治本的美誉,而且相比于西医,中医的医疗费用要便宜的多,那中医岂不是比西医更适合下沉到社区去服务患者?

“创建自己的中西医相结合的诊所,做一名‘全科医生’,更好地服务病患。”这条思路在赵江虹头脑中逐渐梳理清晰,并且越来越成熟。

说干就干,2016年初,赵江虹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在中医医院的工作,放弃了不少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创建了“赵江虹诊所”。“相比于大医院的‘铁饭碗’,我更愿意端起小诊所里的‘泥饭碗’,做老百姓身边最可靠的‘全科医生’,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解决痛苦,对得起父亲传给我的衣钵,将中医发扬光大。”赵江虹语气坚定。

赵江虹认为,医疗器械只是辅助,诊断准确才能药到病除。药也不是越贵就越好,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疗效。手中的一根针,连接着全身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无论是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只要能及时将患者从病痛中解救出来,就是功德无量,就无愧于“医者仁心”。

慕名而来的山阳镇居民王永发患有肩周炎,赵江虹在帮他做体检时,发现他手指粗大,眉骨处也有肿大的迹象,初步判断是典型的脑部垂体瘤引起的肢端肥大,于是建议王永发立即去做脑部CT。经检查,确实在脑内发现了隐藏很深的垂体瘤。王永发也因此得到了及时治疗。

赵江虹说:“从医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坚持对一些病情不太稳定或需随时调整用药的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如今有了微信群,更利于我及时地跟踪患者。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我也经常与父亲沟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患者解决痛苦。从医20余年,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