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是我们宝应人关注的一件交通大事。宝应段改扩建总长约40公里,高温天气,工人们施工没有间断。他们烈日下的坚守,是为了更多人的出行便利。在交通“大动脉”的施工现场,除了战酷暑,还有许多工人身上的“小情怀”让人感动。
在氾水镇境内的京沪高速芦氾河大桥段施工现场,电焊工王建山正在和同班组的工人们一起焊接混凝土预制板梁的连接钢筋。这些在常人看来焊焊点点的粗活可是有技术的,每根钢筋焊接多长、采用什么焊接方法都有区别,可谓“粗中有细”。
王建山是临近城市的淮安人,遇到忙碌的工期他一干就是数月,虽然离家不远,但很少回去。辛苦一点,除了多为家庭挣些钱外,更多的是对国家交通大工程的责任。与30多度的高温天气相比,电焊所产生的焊光更为刺眼和炽热。哪怕温度再高,工人们都要穿戴厚厚的衣帽和手套。
为了防止受伤,王建山还简易改装了自己的鞋子,在鞋面加了块防护皮。王建山说,虽然格外小心,但免不了会受些小伤。记者了解到,像王建山这样的一线工人,京沪高速改扩建宝应段目前有600多人。
在王建山工作场地的附近,是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的物料集中供应中心,比如混凝土搅拌等工序,都是在这里完成。每天来回其中的渣土车不计其数。与室外相比,密闭的室内物料场地的气温要更高些,工人们感觉会更热。但记者看到,虽说是砂石存储场,但是却很少有扬尘。工作人员说,这些喷淋喷雾装置起了很大作用。
运输这些物料的基本都是宝应本地的车队。39岁的许从元就是宝应一名渣土车司机,现在每天在京沪高速工地上的服务时间超过12个小时。许从元粗略计算了一下,自己每天运送的物料有近500吨。虽然天气炎热,人很劳累,但是能在家乡服务于高速公路建设大工程,他觉得很自豪。
G2京沪高速是我国高速公路网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大通道。此次改扩建工程,也是江苏省内一次性实施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改扩建项目。完工后,从北京到上海将是一条全程8车道的“新”高速。整个工期预计2023年10月份结束,到时候会有一番新的景象,老百姓出行将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