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宝应泾河大糕:200年传承,美名贯古今
发布时间:2021-01-21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2824 

里下河地区的宝应,大运河水穿境而过,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让宝应人对吃特别讲究。过年吃大糕是很多地方的一个传统习俗,在宝应,泾河大糕也是家喻户晓。日前,记者走进泾河食品厂,探寻泾河大糕的制作技艺。

泾河大糕以绵、软、细、白,香甜可口、入口即化、味道独特为特点,秘诀就在于原材料和制作工艺。泾河大糕选自泾河特有的香醇糯米和纯净白糖、精练油脂、上等果脯等,生产工序也非常繁杂,炒米、碾粉、窨陈、拌糖、和油、蒸烘、切片等工序必须衔接得当,每道工序的好坏都影响着大糕质量的优劣。

据文献资料记载,泾河大糕源于200年前泾河镇上的“郭记茶食店”。当时,他家生产的方酥、大糕等精美茶食就已名贯淮安、宝应两地了。经过郭氏兄弟三代家族式传承,形成较为独特的茶点制作工艺,经第四代传承人陈书元的创新,传统技法更加完善。

提起泾河大糕,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东海龙王太子小白龙在泾河遇难,泾河人民将自己心爱的大糕送给了小白龙,使它度过了一劫。龙王知道后,龙颜大悦,下令疏浚泾河。将大糕命名为小白龙大糕,因此泾河大糕由此而出名。

泾河大糕色泽洁白、厚薄均匀、剥取易离、折而不断、细软滋润、点则可燃,是江苏传统茶点的杰出佳作,曾获得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奖”、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书法大家武中奇、邵希平等人都曾为它挥毫题词。百年工艺的传承,神话传说的发酵,历史文化的积淀,让泾河大糕极富文化价值。同时,泾河大糕因“糕”字与高中、高升的“高”谐音,寄托着百姓的情感,已经和地方民俗密不可分。

每年春节,大人们都会在小孩子的床头备上大高,早上吃“开口糕”,预祝小孩子在心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健康康。晚上,家长把大糕放在小孩子的袜子里面,等孩子早上穿上鞋子发现“惊喜”,以此预祝小孩子在新的一年里,步步登高。

(作者:蔡健 张新明)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