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张秀兰:一人照顾两病患 柔肩撑起一个家
发布时间:2020-09-23   来源:宝应县融媒体中心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806 

家住泾河镇大同村的村民张秀兰,今年70岁,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却用常人所不及的责任与担当撑起了家庭的一片天。她服侍瘫痪的丈夫、照顾患病的弟媳、拉扯尚还年幼的孩子,日子过得很不容易,她却一直咬牙坚持着,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几年。

晴天霹雳,顶梁柱轰然倒塌

1988年10月的一天夜里,张秀兰的丈夫在工作时突发疾病被送到了医院,抢救了三天三夜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瘫痪在床,需要人照料。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张秀兰一个人的肩上,一个农村妇女,她只能靠打临工来养活一家人。

张秀兰每天天未亮就起床,洗衣烧早饭,先得给丈夫喂好饭,然后再送女儿去上学。为了防止丈夫生褥疮,每天都要替他翻身捶背、活动筋骨、擦洗身体,丈夫沉得像沙袋,她只能一点一点地挪,一点一点地擦,每次帮丈夫擦洗好,她自己也被汗浸湿了衣服。当时没有空调,冬天时,她为了不让丈夫挨冻,一遍遍地充热水袋给丈夫取暖;夏天时经常停电,她就整夜为丈夫扇风送凉,驱赶蚊虫。

虽然日子清苦,但是张秀兰从没抱怨过一句。采访时,张秀兰告诉记者:“只要看到丈夫还活着,我就觉得主心骨还在,只要他和孩子都好好的,我这么多年的坚持就觉得值。”

雪上加霜,小叔家突传噩耗

就在张秀兰感觉日子越来越好的时候,命运再次捉弄了她。2008年,张秀兰的小叔子被查出脑癌,在苏州医院治疗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离世时欠下几万元的医药费。这边欠债还没还完,小叔子的妻子也查出了脑癌。

因治疗及时,弟妹的命是保住了,但是由于动了开颅手术,弟妹的智力只等同于几岁的孩子,根本不能正常生活。已经成人的侄女哭着找到张秀兰诉苦:“我该怎么办呀?我要抓紧出去赚钱还债,可丢下我妈没人照顾怎么办呀!”

侄女的这句话像一块石头压在了张秀兰的心头,丈夫还需要人照顾,现在又多了一个病人,接过来后自己能不能顾得过来?再三思量后,张秀兰一咬牙,对侄女说:“如果你信任阿娘,就把你妈交给我,反正我照顾一个也是照顾,照顾两个也是照顾,你放心的出去工作。”

刚开始弟妹跟孩子一样会跟她闹脾气,但是张秀兰从不发火,每天替她洗澡,喂她吃饭,然后再来照顾丈夫。弟妹还经常乱跑,有时被邻居看到了,就把她送回来。可有一次弟妹跑远了,找不到回家的路,当张秀兰发现弟妹不见时慌了神,她不停地责怪自己,四处寻找,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好心的邻居纷纷出来帮忙一起找,终于在离家很远的一条小路上把她找到了。

皇天不负,终熬得苦尽甘来

出事不久,张秀兰娘家人心疼她,劝她离开这个“累赘”的家,张秀兰却笑笑说:“我一走了之很轻松,可是他们怎么办,女儿怎么办?”

张秀兰咬牙坚持着,她想了一个办法,帮弟妹做了一个小牌子,写上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牌子挂在弟妹的脖子上。孩子长大出去工作了,张秀兰干脆把弟妹接到了自己家里,方便一起照顾,身上有余钱了,还帮着侄女一起还债。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转,如今生活基本能自理,孩子长大成人了。在脱贫政策的帮扶下,村里帮她家办了低保,家里的农田承包给别人也有了收入,日子也终于一天天好了起来。

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妇女,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着生活,用责任与担当挑起了重担,她是这一家的生活支柱,是平凡的英雄。(乔杰)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