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杨东山:小康路上的“田老师”
发布时间:2020-09-10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797 

“看到合作社社员以及附近种田大户的收入提高,腰包鼓起来,自己非常开心,小康路上,大家越干越有劲。”日前,见到记者,安宜镇西刘堡村农民杨东山开心不已。杨东山说,附近20多户种田大户在他的指导下,一步步走上了富裕路,而且每位大户都成了“种田能手”。作为一个农民,杨东山何以能指导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带着疑问,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靠着“愚公移山”精神拓荒田

杨东山已承包当地农田11年。起初, 当地荒田、洼田较多,杨东山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将荒田、洼田开发整理成良田。其中,西刘堡村540亩,临近的渔业村开发面积1520亩。未开发前,给两村的承包款10余万元,开发后,给两村的承包款达到60多万元,目前为76万元。当地群众都说,杨东山为村里荒田开发作出了贡献,是大家心目中的“大能人”。2016年,杨东山发起成立了宝应县农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他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先后在安宜镇西刘堡村和渔业村流转土地面积4600亩。目前农民每亩获益800余元,两村农民每年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达170余万元。

做好“保姆服务”提质不加价

近几年来,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引导下,各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不断涌现,农机作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杨东山常说,赚钱是小事,把农民朋友服务好是大事。对种田大户,他提供保姆式服务,无论是全托管或者流程托管,合作社成员都要热情周到服务。附近种田大户需要服务的项目,合作社成员及时提供贴心服务。服务优,但不加价。在农忙时节,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抢收、抢种昼夜不停,赢得了农户的称赞。由于信誉好,机具先进,作业质量高,杨东山在广大农民中的知名度、影响力越来越高,周边地区的农户纷纷加入他的合作社,并拜他为师,学习种田新技术。去年,合作社试验稻蟹养殖100亩,取得了较好效果,生态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多次在当地举办现代农业发展现场会,推广展示合作社通过技术改进的稻麦种植新技术和智能插秧机等高科技装备。在杨东山的示范引领下,附近20多户种田大户脱颖而出,个个成了“种田能手”。去年,杨东山也因此被评为安宜镇“农业创新创业十佳致富能手”。

省市农业农村部门领导多次到他的合作社调研考察,现场指导,对杨东山和他的合作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激发“榜样力量”赢得好口碑

作为“工匠学苑”的指导老师,杨东山带给学员们的不仅是技术、金钱,更有一种“榜样力量”。“自己富了,不能忘记国家,理应主动回报社会。”“自己富了,身边的农民也跟着一起富,这才是目标。”平时,杨东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杨东山乐善好施,带头帮扶济困,为附近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附近村民吴久飞家境困难,女儿上大学没有钱,曾经夜里敲门跟杨东山借钱。杨东山理解农村人的甘苦,随即借了1万元给他。后来,杨东山还让吴久飞承包农田,走致富之路。陆习明在杨东山资金和技术支持下,一开始承包农田30亩,渐渐有了资金积累。如今,承包农田120亩,终于走上了致富路,陆习明逢人便夸杨东山是个大好人。村民王学全患上尿毒症,而妻子又得了癌症。当找到杨东山时,他二话没说,拿出5000元善款给王学全家。镇里组织相关捐赠活动,他都积极带头,每次捐款都不下5000元。他帮扶济困,献出了爱心,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记者 刘延龙 通讯员 徐徐 冷学友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