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阳光大叔”朱学礼 独腿闯出富裕路
发布时间:2020-08-31   来源:宝应县融媒体中心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2050 


朱学礼在工地

整个一个夏天,山阳镇兴同村朱庄组的朱学礼几乎一天也没闲过。这不,8月25日凌晨4点天还没亮,朱学礼就起床洗漱停当、吃上早饭了。才四点半,他与本村的几个瓦工就动身了。

“我昨天刚为白马湖一户人家安装完活动板房,今天又有活干了。马上是去大汕子水利枢纽工地做小工,有30公里的路要赶呢,所以得早点去。累是累点,有钱挣就好。”四十三岁的朱学礼开心地说。

朱学礼打小一条腿残疾,干不了农活,父母身体又不好,家里的生活靠几亩地维持,日子过得很是艰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好多年靠着村里的救济勉强度日。小学毕业后,不想做累赘的朱学礼,跟姐姐借了一百块钱买了一辆旧三轮车,每天走村串户卖水果。因为水果新鲜质量好,价格又公道,他的生意做得刮刮叫,卖水果也成了朱学礼养家糊口的重要生计。

可朱学礼并不满足卖水果这个简单的行当。二十多年来,他又自学了电焊、水电维修、木工等手艺,还到建筑工地上帮人烧过饭。前年年底,曹甸镇天然气管道施工缺人手,正愁没事做的朱学礼听说后,开着电动三轮车一口气赶了四十公里路,去帮人家拖运6米长的管道。他从早干到晚,连拖运加装卸,一天下来挣了三四百元。

见他很辛苦,常有人劝他:你的腿不方便,何必吃这么大的苦呢。朱学礼总是哈哈一笑说:“我们残疾人不能靠国家救济过日子,只要有手艺,肯吃苦,就有好日子过。”

不怕吃苦的朱学礼靠自己的手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停打拼,家里的生活也随之有了起色。父母去世后,朱学礼一个人独自生活,显得很孤单。前几年,经人介绍,朱学礼娶了妻子,家终于像个家,朱学礼干得更带劲了。

朱学礼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乡亲们对他的帮助他都一一记在心里。邻居们但凡有点维修方面的小事,他总是一喊就到。

2018年夏天,村里建岔河泵站时,挖坏了自来水管道,西片的6个生产组都断了水。接到村里的电话,朱学礼晚饭都没顾上吃,就带着工具赶到现场。他坐在泥水坑里,不顾蚊虫叮咬,一口气忙了三个小时,保证了村民正常用水。

每年大忙的时候,朱学礼都会骑着三轮车到田间地头帮助各户拖运粮食,挣点辛苦钱。随着山阳镇工业快速发展,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许多村民都进厂当了工人,但他们家里的几亩口粮田还是舍不得丢。于是,大家在粮食收割以后,就希望尽快卖掉,不耽误上班。朱学礼从中看到了商机,决定搞个粮食收购门市。

说干就干,2018年4月,在村里帮助下,朱学礼在自家的东院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厂房,又买了一台铲车,粮食收购门市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办起来了。由于他的收购价总比一些商贩多个几角几分,又不短斤少两,服务还周到,村民们都信任他,粮食收购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朱学礼的粮食门市,一季能收购五六十万斤粮食,在帮助周边乡亲解决卖粮难的同时,又为自己增加了收入。

粮食收购毕竟有季节性,闲不住的朱学礼又盯上了活动板房的生意。由于自己有木工和做铝合金的基础,朱学礼干起来得心应手。两年来,活动板房的生意不错,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还承接过几百平米厂房的大单子。为此,朱学礼很有成就感,也更加辛苦了。他说,每天爬上爬下忙个不停,到傍晚的时候,肋骨疼得受不了,感觉身体承受能力到了极限。但有时候为了赶工,他也只能咬牙坚持。

朱学礼是个要强的人,家里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他坚决不要村里的各项补助,让村民们刮目相看,他说他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每次有为灾区募捐的活动,他主动捐款。现在,朱学礼过上了好日子,村民们赞不绝口,说朱学礼真是神,好手好脚的人都赶不上他。

乐观向上的“阳光大叔”朱学礼,靠自己聪明的头脑,靠不怕吃苦的顽强意志,靠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2019年,朱学礼分别获得宝应县“自强模范”和山阳镇“十佳最美山阳人”称号。(记者 周荣顺 通讯员 朱明俊)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