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26日,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警察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今天,本报推出这篇特别报道,彰显我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队员忠诚履职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和风采。
筹建于2003年8月的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现有警力近200人,下设反恐处突、卡口堵控、巡逻防范、便衣侦控和勤务指挥五个中队和看护大队。主要承担全县社会面巡防工作、城区主要干道的治安巡逻及突发性群体性案(事)件处置、急难险重警情的处理和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监察委留置人员看护等工作。
长期以来,巡特警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与担当,他们忠诚履职,不辱使命,他们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用汗水和热血守卫一方平安!
攻坚克难抓要犯
8月8日中午,骄阳似火,酷暑难当,我县城北鑫宝佳园某栋居民楼下,一支身着防弹背心、武装整齐的特警队雷霆出击,迅速将一名身强体壮的男子按倒在地,周围居民还没反应过来,该男子已被戴上手铐、押上警车离开了现场。至此,12年前轰动广州的特大持枪绑架案最后一名团伙成员在我县落入法网……
今年以来,巡特警大队已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66人,其中,刑事处理104人,侵财类66人。特警队员们分组每天24小时街面巡逻,风雨无阻,及时应对发生在街面的各类突发事件,真正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大大提高了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近年来,巡特警大队内涌现出一批以左建军、孙以福、黄泉瑞等为代表的军事素质过硬、作风勇猛顽强的优秀队员。
处突抢险冲在前
“请停车熄火,摇下车窗,戴好口罩……”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这是在检查站值守的巡特警队员邓宏泽每天要重复无数遍的话。
邓宏泽是一名90后,从警8年来,已经有四年没有回黑龙江老家看望父母了。今年春节前,他早早请好假,可除夕刚到家,全家还沉浸在团圆的喜庆气氛中,就接到了全员返岗的动员令。邓宏泽顾不上父母眼中泛起的泪花,第二天就踏上了返程的列车,回宝后立即投入到抗疫的战斗中。
随着疫情的加剧,京沪高速泾河、界首收费站关闭后,宝应高速卡口就成为全县唯一与外界联通的高速通道,来往的车辆密集繁多,与驾乘人员接触最为频繁,风险系数可想可知。邓宏泽作为卡口的负责人,承担了每日0时到8时的防疫检查工作。天气寒冷、任务繁重,邓宏泽和他的队员们早已浑身冻透,天快亮的时候,才趁不忙的间隙坐下来吃口泡面,喝口热汤。
像邓宏泽这样主动担当,敢打硬仗的特警队员还有很多,接到疫情防控任务以来,巡特警大队挑选25名政治思想坚定、作风优良的特警队员,成立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疫情突击队,在疫情防控中承担着“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
突击队长、巡特警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左建军,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一天假,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无论在客运车站,还是在治安卡口,他都冲锋在前,为队员们树立了榜样。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共产党员孟祥春,父亲身患重病需要人照顾,家属也投身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女儿正在上高三,学习任务重。孟祥春克服困难、乐于奉献,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受到县局嘉奖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女子突击队长张清如,是一名90后,当接到返岗通知后,她二话不说立即从宿迁老家赶赴单位。她对刚谈不久的男朋友说:“现在正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担当’和‘使命’会见证我们携手走过的爱情。”
突击队平均年龄才28岁,但年轻的他们却在非常时期承担着非常的责任,队员们坚持战训合一,团结协作,处置果断,精准掌握防护措施,确保关键时刻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顶得上、打得赢。
百炼成钢树警威
大队组建以来,先后被省厅评为大巡防竞赛先进集体,四次被市局荣记集体三等功,2014年至2019年,大队党支部连续六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2011年以来,连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三满意服务执法大队。
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平时的刻苦训练。90后姑娘张清如,人长得漂亮,但在训练馆里,她却是有名的“魔鬼教头”,被队员们称作“荷香警营霸王花”。
张清如注重实战训练,她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把队员训练成一支政治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反应灵敏、保障有力,具有较强威慑力和震慑力的精锐队伍,张清如通过在工作中的摸索,针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形成特点和规律,制定了一些适合大队本身的训练模式,每次训练采用讲解、示范的方式与队员共同交流,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战训练,提高了巡特警队员对处置突发事件、反恐防暴的作战能力。
此外,巡特警大队还及时开展“夏训实战大练兵”活动,强化特警队员对战术、体能、射击、无人机等课目的训练,全面增强特警队员协同配合能力和警务实战技能,为平安宝应建设提供必要的力量支撑。(记者 乔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