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曹甸镇屈舍村退役军人、对越作战“一等功臣”张长海在我县“微党课”竞赛中以《不忘初心跟党走》为题,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和战友在对越自卫作战中顽强作战的故事。
张长海1983年底入伍。1985年3月,他参加了老山对越自卫反击战。作为一名侦察兵,张长海多次潜伏到敌军阵营附近,及时掌握了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器分布和障碍的位置,为我军作战提供了准确数据。战斗中,他又带领侦察排突击组和四连第一突击队一道冲在前头。他在胸部、腿部负重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战士们在抢救他时,他还坚持说,等打退敌人反扑后我再下阵地。很快,他的事迹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收录到中越边境侦察作战《英模集》,红军师荣誉馆、宝应县志英雄人物谱。同时,他也被部队评为“一等功臣”。
回到地方后,他没有向地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而是听从地方安排,被安置在原机电公司车辆厂。他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先后担任该厂团支部书记并兼任机电公司团委副书记。工作期间,努力做好团员青年政治思想工作。在生产建设中,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突击队作用,帮扶失足青年,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团组织多次受到市、县、机电公司的表彰,他也被评为优秀“政工员”。
1993年,由于车辆厂进行改制,他转入宝胜电缆厂做起了工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旧伤复发,战争后遗症让他整日痛不欲生,一度时间失去记忆,只得请假去医院治疗。下岗后,他不给组织添麻烦,不允许家人向组织伸手,身体好一点不等不靠,打临工维持生活,垫付医疗费用。
“脱下军装三十多年了,可当兵一天,一辈子永远都是兵。虽然我离开了军营,但是我的心依然爱着军营,爱着祖国。军人是护国的卫士。现在,我重体力活干不了,但我要用我的所能去传播正能量,红色基因的新战场需要我。
我愿意在这里传播一生、奉献一生。”每当谈起退伍后的生活,张长海总爱这样对人们说,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近年来,张长海先后进工厂、跑乡镇、到机关、入校园、走社区、下部队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每一次演讲,他都会充分准备。才开始演讲时,口语不清。于是,他在家反复练习发声,还请专业老师指点。旧伤复发,他也会坚持坐着轮椅按时演讲。他还自费制作橱窗、戗牌,宣传英雄本色,把红色基因、民族精神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通过讲战斗故事、讲光荣传统、讲革命初心等内容,张长海的每一次演讲都在感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实验初中举行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品质学生”活动中,一位学生动情地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并向这些英勇的老兵们致以我们崇高的敬意。并且我们要以现在的好好学习作为基础,对将来的国家和人民作出我们最大的努力”。听到这些话,张长海感到非常的欣慰。
多年来,张长海大小演讲上百场,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反响。红色基因的传播,激励了人们的爱国情怀。(记者 刘延龙 通讯员 生小鹏 于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