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张少华:守岗尽责的“疫线”村支书
发布时间:2020-07-13   来源:宝应县融媒体中心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831 

今年58岁的张少华,任安宜镇大桥社区党总支书记。今年疫情发生后,他全力以赴奋战在抗“疫”一线,展示了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风采。

大桥社区位于县城西部,居民2717户,总人口近9000人。辖区内有50多家企事业单位、2个农场、60多个加工点,人员结构复杂,疫情防控工作难度较大。

为此,张少华迅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社区建立10支防控小分队,逐户摸排登记入网,逐户宣传防疫知识,逐户落实防控措施。排查信息过程中,他带头上门入户。测量体温时,他又主动和医护人员到群众家里……

大桥辖区内有两条主干道,机场路和中港路,分别通向运西片9个村(场),是宝应县城的西大门。为了守护好县城西大门,他主动联系镇相关部门及运西片9个相关村场,联合在大桥东设立安宜镇疫情防控交通卡口,无论晴天还是雨雪,即使身体不适,他都会坚持带领社区的党员干部和其他村的党员一起,24小时坚守大桥卡口,每天检查2000多人次,登记车辆信息,监测车内人员体温,劝返外来车辆,不漏一人一车,织起了一张密不可破的安全网。

由于大桥村是原中港乡集镇,商店、农贸市场一应俱全,所以经镇相关领导和运西9个村场支书研究,运西片实行每家每户每5天才可以进出一人,导致部分村民不能理解。规定施行前期,每天在村开通行证时都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张少华每天在卡口值完班后及时赶到村部安排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并坐阵大厅亲自解释。此外,他还亲自录制宣传录音,并在各卡口及本村辖区内循环播放,劝导党员群众“出门戴口罩”“不聚集”。

大桥村个体工商户、玻璃加工点、企业加起来有五六百家,加上疫情期间螃蟹滞销,商户和养殖户着急外出贩卖螃蟹,大桥卡口是运西片9个村场的唯一进出要道,任务太重。虽然严控过往车辆人员,但人流量很多,一些脾气急躁的人骂骂咧咧,偶尔还会动动小手。为此,张少华作为卡口的值班负责人之一,天天蹲守卡口,每天耐心解释,细心询问排查,嗓子哑了,值班的同志让他休息休息,他却说“我没事,喝点水就好了,卡口疫情排查是重中之重,不能马虎。”

两鬓斑白,挡不住张少华疫情防控的决心和脚步。张少华在家的时间少之又少,一天基本上三四个小时,累了困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一会,一有情况立马上岗,保证第一时间出现在疫情第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桥社区内两条主道路两旁的各主要进村路口设有防控卡口20处,每处2-3人,共有37名值班人员。每天,无论多晚,张少华都要到卡口上去看一看,问问情况。有时,他还主动值夜班,第二天稍微休息一下,又到社区安排防控工作。

隔离不隔爱。在张少华的心里,他始终装着当地的百姓。在卡口值班下班后,他总会走访辖区内孤寡、五保、低保户家庭,询问疫情相关情况,还会送上消毒水、口罩等防护用品。

“守岗尽责是底色,热情为民是本色。”作为大桥村党总支书记,张少华冲锋在前,忘我工作,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给党旗增添了一抹抹鲜红的色彩。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