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最美”不妨换标签
发布时间:2020-06-17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676 

近日,由我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2020宝应旅游“最美讲解员”大赛,通过新闻发布会、网络传播、线下推介等形式引起广泛关注,本地一明星公众号介绍说“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活动开展得好,而且应该越多越好”。

诚然,举办此类活动,可以选拔、储备一批优秀讲解员,对更好地推介我县旅游景点,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窃以为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不妨先将这个“最美”标签撤下,换个说法可能会更合适些。

其一,表述欠贴切。“美”字的主要义项是“漂亮、好看,好、善”。从其表现主体及表现形式来看,有事物通过外在客观表现出的自然美,有人在社会实践中因符合主流价值取向表现出的内在美等。近年来,人们则将某些生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通民众中的典型代表称为“最美XXX”,特别是今年抗疫斗争中“最美逆行者”“最美外卖小哥”等的广泛使用,更是将“最美”这个词赋于了更多精神道德层面的内涵,这也成了人们使用该词的共识。官方公布的此次“最美讲解员”大赛活动方案,决赛专家评分细则中仅列出“形象气质美”“语言风格美”两项,而这些均为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离人们已约定俗成的“最美”标准相去甚远。凭此选拔的最终入选者,即使出类拔萃,也会因门槛的先天不足自降格调,“最美”二字不能服众。

其二,时机欠成熟。近年来,我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因起步晚、底子薄等客观原因造成的相关专业人员数量偏少、队伍结构单一、专业素质不强问题等也是无需讳言的实情,《活动方案》将“全县各行业热爱旅游讲解工作的人员”也纳入参赛对象,由此亦可见一斑。在此情境下,通过技能比武、业务培训、专业引进等形式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扩充人才,可有效改变现状,这也正是相关部门组织此类活动的意义所在。但从参与人员的范围和构成来看,毕竟连专业比赛都称不上,充其量是“矮子里选将军”。如果硬要给最终获胜者贴上所谓“最美”标签,终究给人一种别扭之感,况且拔苗助长,也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其三,规则欠完善。一个优秀的景点讲解员或导游除形象气质、语言表达、旅游知识等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不俗的才艺,特别是与人沟通以及把控处理现场的能力。这次大赛的规则,仅要求脱稿讲解景点,或是再加唱歌跳舞等才艺。而决赛赛场设在室内,讲解者游离于景点之外,缺少现场带入感,不能充分展示自身实力;而评委受众也会因不在现场,缺乏与讲解者的互动共鸣,主观感受会大打折扣。这样明显少了真枪实弹的检验环节,当然产生不出“将军”,更不用说“最美”了。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更加完善的比赛规则,暂时换下“最美”的标签,以“职业技能比武”“技能训练选拔”等老老实实的名称命名,将现场作赛场,选拔一批基础好、可塑性强的苗子加以培养,并以此示范带动人才队伍建设。可以预见,通过几年的强本固基,进而厚积薄发,我县旅游业人才定会迎来一个百花竞放、争奇斗艳的春天,那时“最美”的花朵自然会绚丽绽放。

作者:陈进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