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袁洪美:连遭命运打击 有爱永不言弃
发布时间:2020-06-13   来源:宝应县融媒体中心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752 


在射阳湖镇廖徐村有这样一位妇女,提起她,熟悉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真是太不容易,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她就是袁洪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将自己的爱全部倾注到家庭中。

袁洪美今年49岁,1989年嫁给廖徐村新北组的蔡玉祥,婚后育有一子蔡勇,看着白白胖胖的孩子,一家人别提多开心了。幸福的日子没有维持多久,到了孩子应该说话学步的时候,袁洪美发现孩子身体发育有点异常。经医生检查,发现孩子患有重度脑瘫,有可能一辈子都不能走路说话,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家人慌了神,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钱花了不少,但孩子的病情却没有好转。为了这个孩子,袁洪美不知流了多少泪,熬了多少夜,总希望有奇迹发生。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蔡勇8岁那年能够勉强走路了。但孩子的智力还是不如同龄人,夫妻俩整日愁容满面,“我们总有老去的一天,这个孩子以后的生活谁来照料?”为这事,夫妻俩的心里犹如压了一块大石,一刻也不敢放松。思来想去,夫妻二人决定生二孩,有了第一胎的教训,夫妻俩提前去医院咨询并检查,得知遗传性较小,这才放心提出申请生育二孩。1999年,他们的第二个孩子蔡猛出生了,这给一家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蔡猛上学要到离家20多里的镇上,袁洪美就当起了陪读妈妈。陪读期间,袁洪美既要照顾好二儿子的日常生活,又要到藕厂打工,平时隔三差五还要回家种地,照料和婆母在家的大儿子。日子虽然很辛苦,但苦中有甜,因为蔡猛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丈夫蔡玉祥每天在外掏藕,还养了一个小鱼塘,挣钱虽然不多,但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也算和美。

2017年,小儿子蔡猛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袁洪美也结束了陪读妈妈的生活,安心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秋天,蔡玉祥总觉得头疼,偶尔还流鼻血,经县人医医生确诊患了鼻癌,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震得一家人措手不及。上有80多岁的婆母,60多岁的重残大叔子,下有脑瘫的大儿子,正在上学需要用钱的二儿子,而家中的顶梁柱得了癌症,这该如何是好?就在袁洪美一筹莫展的时候,邻里亲朋好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很快凑齐了20多万元的诊疗费,热心的邻居介绍他们去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治疗。在医院,袁洪美衣不解带服侍丈夫一个多月,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终于把丈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蔡玉祥的命虽然捡回来了,但必须坚持化疗,每次化疗都让蔡玉祥痛苦不堪,吃不下、睡不着,靠流食维持生命,袁洪美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她尽所能给丈夫最好的照顾,一日三餐变着花样为丈夫制作新鲜可口的吃食。虽然家里债台高筑,但袁洪美每天都会为丈夫准备一杯牛奶加强营养。蔡玉祥时常唉声叹气,意志消沉,认为自己拖累了妻子,让袁洪美跟着他吃了许多苦。袁洪美却安慰他说:“只要你活着,全家人就有希望,再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既有医保,又有大病补助,政府还把我们家纳入低保,人们长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儿子大学也快毕业了,我们的好日子在后面呢,你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再苦再难我都陪着你,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推心置腹的一番话,也打开了蔡玉祥的心结。

袁洪美每天晚上都坚持陪丈夫散步,到人多的地方走走,要求他保持好心情,如今,蔡玉祥病情逐渐稳定。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袁洪美每天起早贪黑,忙完家里忙地里,她乐此不疲;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她甘之如饴。(胡银玲)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