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县一中年女子,不堪忍受丈夫欺压,找到了社会救助组织,并通过介绍,联系上了县调处中心,了解了女子的遭遇,调解员也是十分同情。
犹如惊弓之鸟的女子,不敢过度声张,据她说,就连这次出门寻求帮助,也是偷偷摸摸进行的。担心受到丈夫的打击报复,女子一心只盼着尽快离婚。当调解员问及女子是否曾经报警,有无保留相关证据时,女子连连摇头。在受到严重侵害后,却不知道怎样有效维权,女子的处境着实令人感到悲哀。
通过询问,调解员进一步了解到,该女子经受丈夫精神、肉体的摧残,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其身体多处,至今仍然留有青紫色伤痕。针对女子提出要协议离婚,或直接起诉的主张,调解员却未立即表态支持,一来是有效证据尚不足,二来是相比于女子的冲动,调解员更加侧重于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对于是否还有劝和的余地,他要通过后续调查,作出确认。
细心的调解员,不仅透彻地为女子解读了“人身保护令”知识,还主动帮忙联系了县法律援助中心,请求专职律师,提供后续的一应维权服务。此外,调解员还针对如何做好依法举证,向女子提出积极建议,劝她尽快赶到辖区派出所,开具委托书,然后前往法医门诊,拍照存档。调解员详细说明了有关流程,并就具体的场所地址、鉴定标准以及所需费用等事项,做了补充介绍,直到对方再无疑惑为止。
虽然很为女子鸣不平,但调解员自始至终遵循着程序规范要求,耐心处理矛盾。他明确表示,如果万一走到起诉离婚的地步,将在接下来的3个月到半年时间内,跟进提供服务,直至女子能彻底摆脱家暴困扰。
据调解员介绍,近年来,省内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仅就我县来说,离婚案中,带有明显家暴情节的,就占到两成以上,受害者以女性为主。许多当事人在遭到伤害后,不能主动维权,或是不知如何维权,致使矛盾持续激化。对于这些隐性受害者而言,积极向公安、调解部门或妇联组织寻求帮助,才是恰当的选择。(宝应县调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