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午,一宝应籍女子朱某,响应复工复产号召,搭乘顺风车回宁上班。不料,中途遭遇交通事故,车辆在南京六合段发生侧翻,朱某被甩出车外,翻滚的车辆正好砸中胸口,致其当场身亡。
朱某所在单位的复工时间是2月17日,为及时返岗,她于前一天一大早联系车辆赶往南京。受疫情管控的影响,当时长途客运班车尚未恢复运营,所以,朱某才作出了搭乘便车的决定。为寻觅车辆,她颇费周折,最后,通过朋友介绍,才联系上了肇事司机贾某驾驶的顺风车。没曾想,却因下雪路滑,在即将进入南京城之际,发生了惨剧。
朱某的父母当时均在防疫一线工作,每天按时到岗,配合开展疫情排查。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女儿会在匆匆一别之后,天人两隔。在倍感伤心、无助之时,他们想到了联系山阳司法所,请求就死亡赔偿问题组织协调。
争分夺秒,全力维权。长期负责重大、突发案件处置的司法所负责人施伟对这家人的遭遇十分同情,下定决心,要尽力帮助他们,争取应得赔偿。为此,他在妥善安顿好死者父母,让他们的情绪稍归平复,带上2位调解员,驱车赶赴南京。由于本案涉及交通事故刑责,他们需与警方展开对接,及时掌握一手证据,依靠警调合作,加快协调进程。在抵达南京的当天,施伟顺利和南京交警牵上了线,在对方积极配合下,不仅如愿拿到了全套案情资料,还经由绿色通道,提前获得鉴定报告。
肇事司机贾某很快被约谈到位,在和他的交涉过程中,施伟等人进一步了解事故相关情形,通过对比验证,确认了贾某对酿成事故应负主要责任。走司法程序,还是力促和解?在施伟等人不失时机的劝导、教育下,司机贾某逐渐从观望、迟疑中走出来,表示自愿通过给付赔偿,争取谅解,努力把事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作为一名顺风车司机,平时风餐露宿,收入也不算很多,现在要他承担高额费用,确实是捉襟见肘。
出于对现状的考量,施伟等人一面不厌其烦地组织多轮协调,防止出现矛盾反复,一面针对争议事项,着手拟定灵活、变通的理赔方案。在获悉贾某恐难获得商业险理赔的信息后,更是制定出一套机动方案,贾某在支付死亡补偿金、丧葬补助金、精神抚慰金共91万元的前提下,额外认领5万元的赔偿责任,届时如能获得理赔,则这笔钱将被一并交付给死者父母,如不能,则将5万元退还给贾某。
就91万元而言,已是很高的标准了。虽然经由说服,让双方一致接纳了分五期赔付的建议,但是否能够确保执行到位,依然存在变数。身为长期协调难题的行家,施伟适时提议,将房产质押作为补充条款,纳入约定。3月13日,在施伟的陪同下,当事双方折返宝应,一道前往当地不动产局,现场办理了商品房抵押手续。按追加条款规定,贾某名下的房产如能在今年10月底前售出,则所得款项直接打到朱某父母的户头,如未能及时变现,则将在进行专业评估后,办理过户手续。如此一来,这场赔付履行问题得以一锤定音。
据了解,目前,首笔12万元的赔付款已支付到位,用于抵押的商品房,也依约正在出售中。
·施伟 姜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