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垛镇的石素美,作为基层调解员,并没有多少职权和名利,但作为一名真正扎根基层的群众贴心人,她的形象却早已超脱瘦小的身躯,让身边的须眉男子也感佩不已。
说起来,石素美并没有司法行政编制,每个月从单位领取的工资也只有2000元,但她业务素质精湛,法律基本功扎实,只要谈起接手的案例,都能娓娓道来。
有一次,县调处中心工作人员召集几名调解员,希望了解一些最基层的处纠动态。一同参加交流的几人都默不作声。只听石素美条分缕析,侃侃而谈,结合自己所在鲁垛镇的最真实情况,展开了有理有据,层次分明的说谈。她得自一线体验的“干货”,不仅赢得在场乡镇调解员的纷纷点赞,更给县调处中心接下来的整体谋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石素美不仅关注卷宗规范化的整体推进,也实实在在地践行着一名调解员的责任担当,她以女性特有的严谨、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份经手的案卷。她不辞辛苦,经常为了迎查备检,亲自装订、完善相关材料。全县14个镇区,鲁垛镇的调解卷宗,不仅最整齐,也最厚实。石素美在制作卷宗时,从不贪多求全,属于简易流程的,坚决划到小微纠纷的范畴里,通过电脑平台录入相关案件事实。
2019年,石素美立足镇调处中心,独立主持调处了29件大大小小的纠纷案件,涉及婚姻家庭、合同争议、劳动报酬追索、损害赔偿、民间借贷等领域。在基层,有些调解员遇到较难协调的案件,就会鼓励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寻求解决,一来省心省力,二来也可以和律师之间保持无缝对接,形成诉调对接的一条龙架构。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容易造成一些地方的懒惰风气,调解员不肯担当作为,应当调解、能够办理的案件,也一推了之。可在石素美这里,事情恰好颠倒了过来,因为是在真正用心干事业,所以经她调处的案件,往往是一调、二调、三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只要当事人自己不放弃,石素美绝不轻言懈怠,而且她也会积极鼓励当事人通过非诉形式达成协议。有一次,某村发生了村务管理纠纷,村民和村干部的关系搞得非常紧张,乡镇的所有同事都觉得这事难办。石素美多次到村,和村民面对面交流,主动提议召开村民大会,亲自到场监督协调,用法律关系上的利弊说服人,用锲而不舍的工作毅力打动人。结果,一起让知情人普遍感觉挠头的纠纷案件,在她的推动下,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顺利化解了。
去年一年,石素美尽一己之力,连续化解了多起疑难复杂纠纷,其中包括两起涉企纠纷和两起涉及多人的追索劳动报酬纠纷。这些矛盾的化解,为当地的法治企业建设,社区和谐创建,以及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切实保障。曾接受石素美调解服务的多名藕农一致反映:“多亏了石大姐,让我们的资金得以盘活,流转更加顺利,她是真心实意帮我们村民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夕,石素美还奔走帮助某公司工人追讨欠薪。由于公司是挂靠性质的,上级公司的资金又被冻结,整个沟通过程显得非常不易。不过石素美毫不气馁,她多方联络,全力协调,同时,在乡镇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由相关部门牵头,争取了70万元资金,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全县今年首起成功化解的群体性纠纷。
用真心、真情做事,在个人的追求上,则始终保持一种不贪图名利的淡泊态度。石素美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人民调解员、一名共产党员的心胸和情怀。(县调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