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一只普通口罩,夜以继日,奔走在大街小巷,他们是社区网格员。桃园社区徐向玲就是其中一位。
徐向玲,39岁,是安宜镇桃园社区第二网格的网格员,她是一位单亲妈妈,平日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在接到抗击疫情的紧急通知后,徐向玲毅然将女儿交由母亲帮忙照顾,自己直奔社区,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为了尽快掌握居民动态,特别是在外务工返乡人员和走亲访友人员状况,徐向玲到社区首先进行逐户摸排。期间,发现了一名从疫情重点地区返宝人员,徐向玲入户与该人员沟通,了解其健康状况,并上报社区,安排专业医生每天两次上门为其测量体温。
笔者见到徐向玲的时候,她已连续奋战了20多天,徐向玲说,每天早晨7点出门,晚上11点后回家,每一天她都和“战友”们相互鼓励、相互“较量”。“其实也还好,就是脚有点疼……”走在回社区的路上,徐向玲打趣地说。徐向玲每天要做的事很多,入户排查、防疫知识宣传、居家观察人员体温监测……每一项工作都容不得半点松懈。徐向玲说:“就希望辖区居民能理解我们,多配合。”
社区人员复杂,防疫工作繁杂,难免会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徐向玲表示,与群众打交道,有时候需要点“辣”味。
年前在返乡人员摸排时,了解到辖区一位居民刚从疫情重点地区回来,徐向玲便上门沟通,要求其居家观察14天,正准备给她宣传防疫知识,却吃了“闭门羹”。“我不用你管,你别来打扰我了。”居民犀利的话语不仅让人尴尬,还给防疫工作增添了难度。徐向玲有点失落,在返回的途中进行了反思、琢磨。徐向玲换位思考,随后以该居民的女儿为突破口,动员其家庭内部成员提升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再三的沟通与宣传,该返乡人员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也配合居家观察并主动上报体温情况。
在工作人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区群众加入到抗疫队伍中。60岁的刘阿姨变身为“劝导员”,主动对居民进行防疫知识宣传;辖区李女士主动为社区防控人员送来了米糕;78岁的郑奶奶为值守人员送来了热腾腾的姜茶……
徐向玲说:“苦中有甜,这就是我的动力。”
女子本柔,遇战则刚。疫情期间,徐向玲用自己的坚守与担当诠释了一个普通网格员坚定的使命和初心。正是有无数像徐向玲这样的网格员奋战在抗疫一线,为群众筑起了铜墙铁壁。(王桂琴 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