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委托购房鲁莽签约 事后反悔代价昂贵
发布时间:2020-01-15   来源:宝应县融媒体中心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823 

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也是处事之道。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行事“雷厉风行”,不考虑后果,事后又追悔莫及。

前些日子,着急子女婚事的刘先生,主动找到宝应当地一家中介机构,提出委托售房的要求,同时,他还请该中介代为寻觅一处新住所。为了表达诚意,刘先生满口应允了对方提出的所有要求,并当场缴纳了2万元保证金。相关协议,也都经刘先生过目后,签字画押形成正式合同。

可是,还没过去多久,刘先生便开始心生悔意。他先是联系上中介,表示对推荐的房源不满意,要求重订合同。在遭拒绝后,他又连连诉苦,称子女不让人省心,不愿留在老家工作。现在,他既不想买房,也不打算卖房,只想取回保证金了事。一前一后,刘先生的想法、行为也是180度大转变。不过,此时的中介机构却坚持照章办事,说什么也不肯退一分钱。

虽然自知理亏,可刘先生依然感到很憋屈,眼看对方轻松赚走了自己2万元钱,他觉得这笔“交易”显失公平。因为舍不得让钱全都“打水漂”,刘先生与中介一直僵持不下,甚至大有撕破脸皮,也不罢休的意味。

这笔钱究竟能否“通融一下”,如数返还呢?为这事,刘先生四处打听,没少向相关专业人士咨询,可得到的答复却一次次让他失望。依据相关政策、法规,按照当事双方真实意思表达订立的合同,不得随意推翻。刘先生是在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后,签上姓名的,所以无论如何,他赖不了这笔账。咨询中,一位法律方面的专家还告诉刘先生,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由于不信守前约,许多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毕竟彼此都是成年人,理应知道签上字,意味着什么。专家指出,近年来,除了买卖、委托合同以外,因为民间借贷引发的争端也在持续增多。在订立协议前,当事人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要给自己套上难以挣脱的枷锁。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面对哭丧着脸的刘先生,专家还是给出了一条止损意见。他提醒刘先生,我国的法律对违约金的数额是有所限制的。当违约金明显偏高时,当事人一方可提请相关部门展开协调,适当降低赔付标准。考虑到刘先生子女已经外出,确无买卖房屋的必要。刘先生可以选择通过合法途径,与中介进行周旋。当然,这样做的结果,也只能是适当减少损失,并不能动摇合同本身的合法效力。

经过一番细致的教育开导,一度陷于苦闷的刘先生,在找回一丝希望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过错所在。后来,在有关部门的全力协调帮助下,他成功挽回了5000元的经济损失。事后,刘先生说:“这样惨痛的一课学费甚是昂贵,可不能再重蹈覆辙了。”(博文)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