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田,盼的就是丰产丰收。眼下,不少农户已经忙着播种小麦了,可田间还有不少稻子未收割。原来,今年稻子产量丰产喜人,但粮价却低得可怜,许多人不割就是想再等等价格。
在柳堡镇芦东村,记者看到一些田里还是金灿灿一片。种田大户仁桂英承包种植了250多亩的水稻,等了好些时日的她还是请来了收割机、买粮商贩到田头,边割边卖。仁桂英告诉记者,如果再不收割,怕耽误了后面的农事。她还说,今年稻子的价格和去年不能比,虽然产量较去年高了,不过整体收入却比去年少了近10万元。
“去年稻子每斤能卖1.3元,今年1元不到,”仁桂英说,她原以为稻子不割,等些日子稻子价格可能会上涨一些,但是基本没什么变化。“就现在这么便宜的价格,都是有粮难卖。往年这时候,许多粮贩主动上门收稻,但今年打了多少电话,粮贩也不来。”仁桂英告诉记者,村民的大部分稻子都是通过市场收购的方式卖了,卖给附近一些个体粮食经营企业。就粮食收购问题,村民也咨询过国库粮站,结果令人失望。
正在给仁桂英收粮的粮贩周寿飞向记者介绍,今年粮价低,粮贩的生意也不好做,挣不到钱,粮贩的积极性也受影响。“现在,我们收和卖的差价约0.02元每斤,基本就只能挣个运费。”
花瑞林是一家粮食烘干企业负责人,附近农户的稻子许多都是通过他卖向了全国各地。粮食价钱低,按说对中间商影响并不大,不过花瑞林告诉记者,低粮价,他们也有风险,“苏州一些粮食收储企业,收购价约1.2元每斤,我们送过去卖,成本还包含了运费、人工费、烘干费,之前价格高时收购回来的粮食,现在都在亏本卖。”在花瑞林的企业记者看到,日烘150吨的烘干设备在不停地运转。花瑞林介绍,之所以村民的粮价每斤只卖0.9元甚至0.8元,那是因为高水分粮比较多,必须进行烘干后才能出售,烘干成本也比较高。
对于今年市场整体粮价偏低,花瑞林也分析了一些原因。今年,水稻产量比较高,每亩增产达到250到300斤。这意味着粮源多了,价格肯定就降下来了,还有就是国家托市收购没有启动。
相对民间收购企业忙碌的景象,一些国库粮食收购站点显得清闲许多。在廷柏粮库记者看到,在大门口,一张红纸醒目地写着暂缓收购高水分粮的告示。工作人员告示记者,目前库区的烘干能力每天只有300吨,为了粮食安全,他们无法大量接受农户的高水分粮。
记者发现,除了烘干能力的限制外,一些国库粮食收购点的粮仓容量也不足。在廷柏粮库,大量稻谷还没有归仓。对于托市粮价何时实行,这位负责人表示,暂时没有接到政策,他也不清楚。
低粮价,农户高兴不起来,有粮难卖,农户更不是滋味。11月11日,国家粮食和物质储备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重点检查包括我省在内的秋粮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苗培欣 赵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