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招大商更需一股 “精气神”——“我们学习仪征什么”系列评论之一
发布时间:2019-11-18   来源:宝应日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776 

10月29日,县委书记王逍霄率党政代表团赴仪征考察重大项目建设,要求学习仪征经验,全力推进我县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王逍霄在仪征考察时的讲话精神,本报从今天起推出“我们学习仪征什么”系列评论员文章,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舆论氛围。

据悉,2016年以来,仪征每年都有省级重大项目引入,每年都超额完成扬州市下达的重大项目任务。仪征招引重大项目之多、体量之大、速度之快,着实令我们感到震撼!

与仪征相比,我们的短板在哪里?

一定有人会说,仪征受南京等地辐射强,我们无法与其相比,区位问题是我们最大的短板。诚然,在区位方面我们的确不如人家,但过分强调客观因素其实是变相地寻找借口和推卸责任,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大项目不可能自己飞到仪征人手里。事实上,他们也不止一次的失败过,每一个招引的大项目背后都有他们艰苦的付出。花了多少心思,付出了多少努力,每一个仪征招商干部都能讲出一串串的故事。可以说,是仪征人十足的招商“精神头”和亢奋的招商热情,才破解了一道道招商难题,才将招商的地域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招商成果。与仪征人相比,缺少一股“精气神”,才是我们最大的短板。

人无精神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这几年,仪征人满怀激情忙招商,每年都超额完成招商任务,但他们丝毫没有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而是理性地看到项目和产业发展的周期,以持恒的招商激情不断投入招商。这份自我加压、居安思危、着眼长远的发展意识已经成为仪征广大党员干部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反观我们,虽然也有不少党员干部奋战在招商一线,吃了不少苦,招了不少高质量的项目,但也有不少同志精神懈怠,斗志衰退,作风松散。有的党员干部小进即满、小获即止,没有了再次拼搏的激情;有的党员干部信心不足,一遇困难和挫折,便丧失了敢于挑战的胆气;有的贪图安逸,习惯于混日子、做表面文章……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又何能投入招商一线,又何能在招商中斩获大项目呢?

“精气神”这东西,外在表现是精神状态,而内在表现则是责任与担当。一个党员干部没有责任和担当,也就不可能有干事业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有多大事业。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认真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常思当官是为了什么,肩上的责任是什么,牢固地树立起振兴地方经济和为百姓谋福祉的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把责任真正扛在肩上。这个问题不解决,精气神就上不来,招引项目特别是招引大项目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大项目喊不来,等不来,要不来,只有靠我们脚踏实地干出来!当前,招商竞争已呈白热化状态,县域经济发展的压力在增大。我们应该学习仪征,压实责任,分解任务,让每个党员干部都“紧张”起来,走出“舒适区”,勇敢迎接招大商的挑战,拼出我们的精气神,干出我们的加速度,为宝应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强富美高”新宝应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