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多心惹出小“纠纷” 一方致歉立解决
发布时间:2019-09-30   来源:宝应日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840 

说到调解,人们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唇枪舌剑”不遗余力地讨价还价的场景。其实,现实生活中,通情达理的人绝不在少数。一起“纠纷”,只要不偏不倚,先把理讲清,便可迎刃而解。

丁某和谭某是妯娌关系,二人的婆婆已85岁高龄了。当初,老人主动提出要和长媳丁某一家共同生活,对此,丁某并未表示反对。丁某尽心尽力地承担起了照料看护的义务。在此期间,婆婆也将退休工资全都交给了丁某保管。二儿媳谭某则逢年过节上门探望,时不时带点礼物,以表心意。这种状况维持了七、八年,彼此均相安无事。可不知道是听了哪里的闲言碎语,最近,丁某突然开始闹情绪了。

丁某认为,老人一直都是自己一家在独立照顾,同为儿媳的谭某,却几乎脱身事外。现在老人岁数也大了,自己肩头的压力愈来愈重,怎么着也该让谭某分担一些责任。丁某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在她看来,老人一周去二儿媳家住两天,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也许是身边的赡养纠纷确实不少,丁某觉得,这事不费一番周折,一准谈不拢。于是,她直接就跑到了镇调委会,要求调解员将谭某召来,当面评评理。

接到邀约电话的谭某很快就赶到了。在听说了丁某提出的要求之后。她接下来说出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深感意外。“大姐,谢谢你,”一开口,谭某就先来了一个当面致谢:“这么多年来,婆婆一直和你们一起生活,现在精神状况也还好,这都是你们辛苦照应的功劳,作为妹妹,我打心里感激你。”听了这话,本来预备要针尖对麦芒,舌战一场的丁某,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了。接下来,谭某又主动进行了自我批评。她表示,过去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娘家人又卧病在床,所以在照顾婆婆方面做得不周,现在家境渐有好转,自己理应主动做出行动。这事让丁某先提出来,实在有愧于心。

入情入理的一席话,还设身处地从丁某的立场考虑问题。至诚的话语,谦逊有礼的姿态,反倒让丁某觉得不自在了。当场,丁某的脸色就羞得通红,气也跟着全消了。这时的她,明显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点过头,这点小事,只需要提前打个招呼,私下里提醒一下,就可以了。但既然已经走了程序,必要的手续还是要履行的。很快妯娌俩就在调解员的建议下,在协议书上欢欢喜喜地把字给签了。双方约定,由两个儿媳轮流服侍老人,彼此一如既往地保持友好关系。

事情就这么了结了。在结束调解后,有两个人感慨不已。一个是丁某,她连声说,古话讲家丑不可外扬,这回其实都没有矛盾,只怪自己多心,对比谭某的高姿态,自己觉得惭愧。另一个是调解员,用他的话说,这是他处理过的最痛快的一起“纠纷”了。

·县调处中心·​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