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潘春辉被授予扬州市文明服务标兵称号,他是2018年市县公路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人。2017年全省“263”战役打响后,在近3年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环境治理工作中,潘春辉参加过80%以上的集中整治行动,平均每旬一次上路督查路域环境,每月召开一次专题工作推进会,一个个路域环境治理难题;一个个路域环境治理矛盾在他手中解决。
他心中满满的公路安全畅通,他把优美的公路交通环境比作一秆秤,一头是人民的期盼,一头是沉沉的责任。3年的时间,他带领团队斩荆披棘,及时完成县政府和上级党委政府交给的公路环境治理任务,我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上280个垃圾池、500多根电杆、200多块固定非标、700多块移动非标、1900多立方米堆积物、800多处摆摊设点、900多吨垃圾得到清除,边坡种植、施工扬尘得到有效治理,路面日常保洁、路面污染处治实现了机械化、快速化。
面对阻碍他说“三个不”。414省道由县道升级而来,与省道管理标准有不小的差距,造成了公路控制区内违法建筑多、非交通标志多等遗留问题,整治难度可想而知。为扎实做好该公路环境治理工作,2017年6月,潘春辉带领团队,主动与泾河、曹甸、西安丰等镇“263”办进行工作沟通,对列入整治范畴的项目,逐点核实,与各镇具体落实整治方式和时间节点。整治行动中,有个别群众不愿意拆除违建,京沪高速泾河出口处一个百货小卖部就是典型案例。潘春辉带领路政人员与泾河镇“263”办人员一起,先后11次上门做政策宣传和法规宣传,耐心动员店主:“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远离公路做生意。”他告诫路政执法人员:“不怕跑累了腿,不怕磨破了嘴,不与店主发脾气。”2017年7月,该小卖部平稳搬离公路边。至2017年底,成功拆除了414省道沿线公路控制区37处低矮破旧房屋。
面对无赖他动真格。2019年以来,我县普通国省公路边相继出现了不少“僵尸车”,存在影响交通安全、影响公路环境两大危害。由于无法联系车主,潘春辉多次召开会议,与路政人员一起商讨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办法。首先,他带领路政人员进村入户走访村民,掌握车主线索,多方寻找并逐个联系到位,做宣传说服工作劝其自行清除“僵尸车”;其次,依法采取清除行动,向车主下达限期清除的法律文书,告之逾期将采取强制措施。通过耐心的宣传教育和强大的政治攻势,我县普通国省公路沿线的9部“僵尸车”全部被清除。
面对防尘他办法多。“决不能把大气污染治理责任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必须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治理好公路大气污染工作。”潘春辉认真按照市县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精神,对我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气污染治理的范围、标准和期限进行了自我界定,并根据市委“七个一律”规定层层分解治理责任。他把治理的重点放在裸露公路用地扬尘、涉路工程施工扬尘、公路日常养护施工扬尘、公路渣土运输车辆抛洒滴漏等方面。在制度上,他明确规定“全方位检查督促涉路扬尘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实行周查周报,依照相关规定处罚涉路大气污染行为”;在措施上,他根据实际情况,在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中,实行了“无尘施工法”,督促施工企业按照工程总量要求配备洒水、防尘设备和设施,废料运输、污水排放必须达到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标准;在集镇段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中,除了实行“错时施工法”,还严格要求施工企业不间断洒水降尘、连续性清除抛撒的施工物料。2019年,G233宝应段养护大中修工程开工后,潘春辉发现施工单位防尘措施不达标,立即会同项目单位责令停工整顿,直至达到施工防尘要求。在公路防尘中,他多次组织实施公路运输“抛撒滴漏”综合整治行动,以建筑砂石和渣土运输货源地为治理重点,多次联合交警、城管力量,到京杭大运河一线各砂石场、各相关建筑工程施工地出入口查处不按规定装运行为,尤其是对违规超载的运输行为给予严肃批评教育,责令立即整改。
在公路环境治理路上,潘春辉一步一个脚印,不做老好人,不怕得罪人,用一言一行影响身边的同事,用诚信担当的人格魅力立足于公路交通事业,他的所做所为无愧于文明服务标兵这一光荣称号。
·吉桂芳 陈定武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