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像春蚕、像蜡烛,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守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他们,就是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群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处置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始终将此牢记在心中。针对每一起传染病疫情,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赶赴疫情现场,严防死守,严格按照各类技术预案的要求,认真流调,查找原因,提出针对性防制措施,从而将疫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当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来临之时,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对在疫病流行地区务工或旅游后回宝人员,进行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近距离接触、筛查每一位疫区归国人员,做好消杀健教工作,严防疫情传入我县。他们虽然不能像医生能亲眼见证患者的康复,但伴随着一个个疑似病例解除隔离,一起起疫情归于平静,就是最大的安慰和满足,疾控人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艾滋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关心艾滋病群体是传防科全体人员的责任。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的是一份信任和真诚,有时候一个电话就能让他们的心里暖暖的。2009年,来自江西九江市的一名残疾人来我县寻妻未果,多次跳河自杀未遂,经县人民医院初筛HIV阳性,得知情况后,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立即赶赴医院对病人开展流调,面对面容憔悴、骨瘦如柴,全身布满针眼,极不配合的患者,为摸清感染来源,他们坐在病床边,拉住病人的手,用亲情去关心和感化他,经过几个小时耐心地思想工作,赢得了病人的信任,顺利完成了流调工作。
2010年3月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落户宝应,这是组织对疾控人最大的考验。娱乐场所高危行为干预对于疾控人来说是未知的起点,干预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由于疾控人员对娱乐场所接触不是很多,一个场所跑上四到五次很正常。干预的时间通常是下班之后,大家从未有过怨言,只是一心想把宣传的小册子送到那些高危人群手中,一心想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讲解给他们听,确保他们身体健康是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干预组成员最大的心愿,经过科室全体人员的努力,干预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省市项目组对我县相关工作给予较高评价。
结核病人在服用结核药后除了有治疗效果外,对病人的肝肾功能也有很大的伤害,而结核病人中有一小部分人为耐药体质,即结核药对疾病没有治疗效果,只会对肝肾功能有损害。为了能够了解病人服药后的身体状况,他们联系病人到疾控中心面对面沟通、介绍结核病人服药后的相关不良反映,并请病人留即时痰,送至市级定点医院进行耐药检测。为减少结核病患者的病痛折磨,他们还多次去病人家中沟通并安排专车将病人送至市级定点医院进行治疗,他们的平凡举动让结核病患者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战胜结核病的信心。
疾控人常年战斗在传染病魔一线,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危险,守护着百姓的生命健康。当人们在工作闲暇、享受天伦之乐时,他们却在关注疫情的动态和发展;当人们沉浸在温馨幸福的生活中时,疾控人却在时刻准备着,为全县人民的健康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疫大堤。
无论病魔多么汹涌,无论前方多么危险,疾控人永远不会退缩,永远会战斗在一线,因为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号角。群众有需要的时候,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会第一时间冲上前去,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李玉来 朱莉 梅友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