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大树的长成,不是看它旁生了多少枝丫,而是看岁月刻下的年轮,一圈又一圈由心向外生长的历程。
苗广远在档案局工作已有30多年,他得过多少奖,授过多少课,发表过多少论文,他自己也记不清了。长期奔走在基层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第一线,他善于巧用心思,能在蛛丝马迹里找寻出失落的、久远的档案线索。许多在单位从事档案工作的同志都知道档案局有个老苗,都称他为宝应档案的“百事通”和“问不倒”。
前段时间,有一位曹甸镇李沟村的退伍军人,来档案局没找到自己的档案,老苗建议他去老家看看。几日后这位退伍军人又来了,原来这位退伍军人退伍时在民政局登记后就回了老家,在曹甸镇组织科也做了党员登记,参加过党组织生活。后来,为了谋生外出打工至今,如今回来进行退伍军人登记建档,却找不到个人档案材料。苗广远认真听了他的讲述,在心里也排下了查找的路线。民政局、县档案馆、曹甸镇政府档案室都找不到,看到当事人失望的样子,苗广远一边安慰他,一边在心里过筛似的想着可能疏漏的细节,既然参加过党组织生活,那么还有可能档案材料在曹甸镇组织科存放。抓到一丝线索,苗广远立刻跟踪介入,果不其然,档案真在曹甸镇组织科存放着。苗广远趁热打铁,立即出具退伍军人登记的一系列表格及相关材料,直到帮这位退伍军人转回档案。这只是苗广远帮助查找档案的一个缩影,正是他认真专业的工作作风,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很多“寻档无门”人。
面临新形势新挑战,苗广远绞尽脑汁最大限度地拓展档案业务领域,全程参与见证了县档案馆创建省三级、二级、一级馆以及今年成功创建国家二级馆、一级馆的历程,也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创意和心血。
创建一级档案馆时正值盛夏。事情多,人手少,任务重,时间紧。苗广远主动请缨挑起重担,办公室的桌上、地面上、到处铺满纸张材料。没有空调没有冷气,电风扇不敢开,室内闷热,别说在里面干活了,就是闲坐着也是一种煎熬。可苗广远身穿长衣长裤,脚登长筒雨靴,硬是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了一个多月,攻下难关。档案馆如期创建,他也瘦了一圈。
苗广远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为人正直踏实。爸爸平日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般引导着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苗茜是一个聪慧活泼的女孩,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八级,曾在安宜高中执教7年且成绩显著。
苗茜是个孝顺的孩子。苗茜的妈妈、外公、外婆都是优秀的人民教师。尤其是外公才学渊博,秉性刚正。外公一直鼓励苗茜:“只有自强不息在奋斗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以后的路才会走得踏实走得平稳。”
2014年,苗广远算算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即将告别几十年的档案工作,回归家庭。苗广远依然风雨无阻地上班,侍奉93岁高龄的岳母,帮着接送教育孙子孙女。贴心的苗茜感觉到父亲的失落和怅然。女儿太了解父亲了,父亲和档案事业几乎已融为一体,现在要硬生生分开,父亲很难接受。思虑再三,苗茜决定接过父亲付之半生心血的神圣事业,让为档案事业操心半辈子的父亲心有安慰。
苗茜在2014年走上了兰台事业的道路,延续父亲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并还要把这笔精神财富传承下去。2016年,苗广远虽然退休了,但还在为宝应的档案事业后继有人做着传帮带的工作。同事都敬佩苗广远认真的工作劲头和精湛的业务指导能力,都说:“一个老苗要带出无数个“小苗”来,那时才能让您真正的退休。”
苗茜虽然接触档案工作才短短几年,却已获奖无数,硕果累累。父亲的谆谆教诲,在家里的耳濡墨染,让这个对档案事业充满激情和信心的女孩,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父亲,放心吧,有您一路正能量的呵护和廉洁修身的信仰,我会更加努力,努力长成大树,成为你。”
(林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