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他让全县血地寄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发布时间:2019-07-23   来源:宝应日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875 

作为全县血地寄防战线的一员,他把血吸虫病、疟疾防治一线当成自己的战场,与各类病虫害作斗争,让全县血地寄防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他就是县疾控中心血地寄防科科长郑波。

1964年出生的郑波,19岁便参加工作。他先后在鲁垛、子婴河、黄塍等镇工作,从一名临床医生做到了卫生院院长。2001年,郑波调任县疾控中心从事血地寄防工作。这是一项既吃苦受累又面临无数危险的工作,不仅要在实验室里同充满异味的粪便打交道,还要经常到农村地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开展钉螺调查。面对工作的艰辛,郑波没有半点退缩,他把与同事一起奋战在血地寄防一线,同各种病毒作斗争。

“春季查螺、秋季查病”。这是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特点,郑波说,每年春季都要持续一个月在农村地区查螺,秋季要开展上万例的血样采集工作。作为一名科长,郑波敢于叫响“看我的”,带领大家出色完成了各项防治任务。从事血防工作10多年来,郑波的足迹遍布了全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每一个村庄,查螺、灭螺,查病、治病,郑波都冲在一线,干在最近。正是以郑波为首的血地寄防科全体人员的默默付出,才保证近30年来,全县未新增一例血吸虫病患者。

疟疾防治也是血地寄防科的一项重点任务。近年来,大批劳务人员出国至非洲等疟疾高发国家,我县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疟疾防治形势严峻。2007年,我县发生了首例输入性疟疾疫情,郑波敏锐意识到出国劳务人员是疟疾高发人群,必须采取有效控制,控制疫情发生,保证劳务人员的生命健康。为此,他带领科室人员对全县所有劳务输出机构进行走访,了解我县出国劳务人员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地点等,建立劳务人员档案,并与劳务输出集中的镇、村进行对接联系,开展疟疾防治专题讲座,让大家对疟疾防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郑波还向全县所有劳务输出人员发出一封公开信,全面介绍疟疾疫情的分布、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让出务劳务人员深受感动。

为了掌握出国劳务人员动向,郑波与镇、村保持联系,一遇有劳务人员从疫情高发地区回国,他第一时间上门询问情况,带他们去医院体检就诊,确保能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并及时治疗。一次大年初二,正是家庭团聚的时刻,郑波得知一名出国劳务人员从国外回到家中,他二话没说赶到当事人家里,介绍疟疾防治相关情况,并护送去医院进行就医筛查。至目前,全县已报告疟疾病人210例,因救治及时无一例死亡,疟疾防治工作受到省市领导和专家肯定,防治经验在华东五省推广。

多年来,县疾控中心血地寄防工作在郑波的带领下,多次受到上级表彰。郑波也先后获得“全市血地寄防工作先进个人”“全县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全县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朱莉 梅友宽·​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