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愿意娶她为妻,无论今后疾病健康、贫穷富贵,都始终陪伴她?”“我愿意。”这是在婚礼现场常常听到的,“我愿意”简单的3个字包含了太多的未知。有些人会在中途退场,有些人则用一生去诠释。
在广洋湖镇卫生院二楼病房内住着这样一对夫妻,主人公吉万高每天用最朴实无华的言语在唤呼着沉睡的妻子。他和今年64岁的爱人吴文巧是重新组合的一对夫妻,从2008年吴文巧生病到现在的“植物人”至今,十一年来,吉万高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的照顾妻子。
今年69岁的吉万高是1969年从盐城兴化下放到广洋湖镇一位知青,因生母是该镇东溪村人,他投亲靠友,在东溪村娶亲生子入了户,后来在镇上建了一幢房子,至今30多年一直原样未变。
1992年,吉万高的妻子不幸去世,1997年,47岁的吉万高经人介绍与本镇同样丧偶的吴文巧结合在一起,虽然没有年青人浪漫的婚礼,但他们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2008年9月,在宁夏打工的吴文巧时常头痛,经医院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痛,后又到上海专科医院医治,经医院治疗后,他们选择回家慢慢康复,其间妻子吴文巧病情一直稳定,生活也能自理。
据吉万高介绍,2018年10月10日早晨,起床后,他发现妻子神态不对,喊她没应声,动她没知觉,立即用车送镇卫生院救治,后转入县人医抢救,经检查,妻子脑干出血75毫升,确诊为脑出血,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和“植物人”一样。吉万高没有放弃,先后赴南京、上海等大医院求医,诊断结果相同。
“看到她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没有知觉,我心里特别难受,也更不忍心彻底放弃,从上海把她带回宝应,在县人医住院3个月,其间出现过并发症,一次次地抢救回来,现在病情稍微稳定。目前,就按照医院开的药方,在镇卫生院治疗,回来近9个月了,看到她手能动动,嘴里能含糊不清的出点声,我心里也好受点。”坐在妻子病床边,吉万高用针管给妻子推喂流食,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了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
据了解,原本夫妻俩商议将镇上的房子卖掉,然后贴补孩子,现在,家里的钱全用来给妻子治病了。“虽然我们双方的孩子没有多少钱来帮助我们,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吃多少苦也值。”吉万高说。
晚上10点钟休息,12点钟帮妻子翻身拍背,2点钟帮妻子翻身拍背,4点钟起床帮妻子洗身擦背,天天如此,已成了吉万高的习惯。几个月来,由于妻子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失去了吞咽功能,吉万高每天换着花样煲出有营养的汤,慢慢地用试管推喂给妻子。
和吉万高交流期间,他话不多,当问起他有没有想过放弃时,他说:“放弃,那不能,人的一生就一次生命,生病了就治病,怎么能放弃。”这是他说得最清楚最坚决的一句话。
吴文巧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她虽然还昏迷未醒,但一直被爱呵护着。爱是支撑起一切的希望,希望吴巧英在丈夫的爱护下,能够早日康复。
·金海亮 郝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