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天的,我已经跑了3、4个部门了,竟然都说不在职权范围内,我刚从泰山路赶来,有人让我找你们求助。”来不及揩去汗水,歇口气,来自山阳镇的男子,就急不可耐地向调处中心工作人员表明了来意,不满之情形于言色。
在引导落座之后,交流继续进行。男子表示,自己孤身一人,家里仅有几亩口粮田,生活条件一直不太好。近期,由于一些新老政策衔接上的问题,他没能按照统一标准,领取到困难补助。村里在发包土地时,也没对他做出什么照顾。“这件事,村里做不了主,可我向相关部门反映,却又被告知不在职权范围内。”讲到不快处,男子显得有些激动。
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或许只要对政策稍作解读,就能办结。鉴于男子存有一些偏见,工作人员在对他进行安抚的同时,首先就其提出的质疑,作出一些恰当解释。告诉他,各部门的分工职责确有不同,最近地方上在推行机构改革,幅度比较大。中间容易出现一些衔接性的问题,工作上出现不足也在所难免。
“要是有人沾亲带故,或许办事就方便点了。”男子自顾自地发着感慨。趁着他表达不满的当儿,工作人员将山阳镇调委会联络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抄在一张纸上并交给该男子。“这事我们调解部门出面协调,你放心,我们一问到底,如果实在解决不了,也会给你一个确切交代。”工作人员板上钉钉地作出了承诺。男子听后,紧紧地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连声称谢。不必再盲目东奔西跑的男子,吃下了定心丸,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而在男子走后,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山阳镇调委会,一应交办手续即刻完成,调解工作迅速展开。“很多时候,抱定一颗真实心,就一定能为群众化解形形色色的烦心事。”工作人员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去做的。
结果是最好的证明。几天之后,在山阳镇调委会的努力配合下,男子的诉求得到彻底解决。镇相关负责人亲自出面推动问题解决,将困难补助精准发放到位。同时,围绕男子在土地发包方面提出的疑问,调解员也是积极周旋于其中,并促成了意见的统一……事后,男子特地通过镇调委会,给调处中心打来致谢电话,对周到及时的服务予以肯定,对于这件小事的处理结果,自然是赞不绝口。
类似的小事,不时会发生。有可能是因为不熟悉政策,错跑了部门,也有可能是一些事情协调起来需要时间。少数群众有时会产生被“踢皮球”的错觉,但在各个基层单位窗口,群众利益在他们的心目中,从来就不是小事。任何小事的解决背后,都有他们的踏实努力。
·县调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