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卞丹芹:“用我的骨髓挽回4岁孩子的生命,值!”
发布时间:2019-07-11   来源:宝应日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874 

“我知道骨髓捐献最初对身体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结果如何,如果能挽回一个孩子的生命,我觉得非常值。”今年43岁的卞丹芹,出生在山阳镇春光村,家有姐妹3人,她排行老大。军人出生的父亲,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生性耿直,为人热心,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卞丹芹乐于助人的行事风格来源于父亲为人处事的言传身教。

1995年,毕业于宝应卫校的卞丹芹,在县眼科医院工作了3年。2003年,森萨塔(宝应)有限公司(原德仪公司)招收50名社会工,在500多名应聘者中,卞丹芹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外企员工。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灾情十分严重,大批伤者需要输血抢救,当地血库存血供不应求。5月13日早晨,刚刚下大夜班的卞丹芹和同事,来到宝应血站的献血车上无偿献血。当医务人员向她普及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其他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知识,并问她是否愿意登记到中华骨髓库。卞丹芹想,如果匹配可以救人一命,立即答应了。2010年,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与她联系,她正式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7年6月的一天,正在上班的卞丹芹突然接到县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说,经过中华骨髓库初选,她与一名白血病小患者初步配对成功,希望她做进一步检查,接受高配。医护人员还告知,“如果你现在不愿意,有权中止此捐献。”听到这个消息,卞丹芹非常高兴,“当时我想到骨髓配型相似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对方是一名4岁的小患者,说明与我有缘,如果不去做,我一辈子良心都得不到安宁。人生第一次体会到另一个人的生与死系于自身,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的誓言,我很庆幸。”卞丹芹说。

然而,高兴之余,她不免又有点发愁,自己去捐献骨髓,丈夫、孩子和父母、公婆会怎么想?他们会支持吗?

当晚,她首先把此事告诉了在乡镇某诊所上班的丈夫郭维海,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他很理解妻子的想法,说:“只要你认为对的,就去做,但必须在保证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去完成骨髓捐献。”开始,卞丹芹并不想将此事告诉即将参加中考的儿子,怕他分心,但想想孩子大了,应该征求一下他的想法。一次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她告诉儿子,有一个4岁的孩子得了白血病,需要妈妈的骨髓救命,是否同意去捐献?儿子用佩服的语气说:“这是救人命的,妈,我支持你!”

得到丈夫和儿子的支持,卞丹芹的心已经放下一半,可想要做好4位老人的思想工作,就不那么容易了。卞丹芹想先做妈妈的工作。但母亲态度强硬地说:“你是我养的,你的身体是我给的,我不允许。”并要将此事告诉老伴,一同阻止她。无奈,卞丹芹等母亲情绪稳定后,慢慢和她解释捐献骨髓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并将患病孩子的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慢慢动了恻隐之心,卞丹芹乘势而上,坚定地说:“这次,就是你们不同意我也要去,我是40多岁的人了,自己可以做主。”见女儿态度坚决,母亲最终含泪同意了女儿的善举,并答应她一起去做父亲和公婆的工作。就这样,在一家人的支持下,卞丹芹开始为捐献做准备。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体魄,工作之余,卞丹芹尽量多休息并抽时间慢跑、快走锻炼身体。直到2018年3月,在母亲的陪同下,卞丹芹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完成了骨髓捐献手术,成为我县第2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在第一时间向卞丹芹颁发了荣誉证书,赞誉她:“您的这一人道善举使患者得到重生”,同时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希望。

卞丹芹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河海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来访,山阳镇村干部、村民、单位同事及亲朋好友的关心慰问,县红十字会负责人第一时间看望……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她的褒扬和钦佩。

·张学芹·​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